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失之要本无,既得乃固有。
但知贫为常,未知贱者丑。
贫贱与得失,命矣果谁咎?
万态森前陈,凝然袖吾手。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的《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其九)》中的一段,主要表达了对人生得失和贫贱命运的哲思。诗人认为,失去的根本原本就没有,得到的东西才是实在的。他强调了贫穷和低贱并非永久不变,人们往往只关注贫穷的常态,却忽视了身处低位者的艰辛。诗人进一步提出,贫贱与得失都是命中注定,不应归咎于任何人。面对世间万象,他选择保持超脱的态度,静观其变,袖手旁观。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的思想。
不详
舞雩咏春风,步履傍花柳。
此景信可乐,胡为疾其首?
陶然天壤间,万事皆我友。
惟应瓮头春,不知今熟否?
静夜坐百态,晓起俱不然。
奈何不自悟,扰扰欲胜天。
效颦冀见好,反以丑取捐。
劳心苟无益,何如信吾缘?
权门手可热,行路为低头。
一朝沧桑翻,言之使人羞。
伉俪不能庇,骨肉烂莫收。
悠然茅屋间,老矣归山丘。
田园儿女计,为虑靡不周。
汲汲牛马走,辛苦悲白头。
朱门有饿莩,白屋生公侯。
是其禀气初,穷达非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