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诸弟三首(其一)

自怜苦相失,漂泊在天涯。

万里长为客,三年不到家。

初春逢驿使,知汝上京华。

此后长相忆,愁来眼欲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贞所作的《寄诸弟三首》之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自怜苦相失,漂泊在天涯”,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因与兄弟分离而感到的孤独与痛苦,身处异乡的漂泊感油然而生。这种情感的直接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接着,“万里长为客,三年不到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远离家乡、长期在外的境遇。万里之遥的距离,三年未归的时光,不仅体现了空间上的遥远,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等待的煎熬。这两句通过数字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与亲人团聚的渴望。

“初春逢驿使,知汝上京华”则描绘了诗人偶遇传递消息的使者,得知弟弟们已前往京城的情景。这一瞬间的喜悦与期待,与前文的孤独与思念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兄弟团聚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珍视。

最后,“此后长相忆,愁来眼欲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长久别离的忧虑和对兄弟们的深深思念。即使是在重逢之后,诗人的心中仍会时常想起远方的兄弟,思念之情如同眼中即将绽放的花朵,美丽而又令人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离别与漂泊时的普遍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诸弟三首(其二)

几载音书绝,乡关梦寐多。

愁来悲骨肉,老去事干戈。

路杳红尘暗,天长白雁过。

无由问慈母,康健近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寄诸弟三首(其三)

平生经济学,半世苦为儒。

弧矢怀初志,山河忆旧居。

尘埃淹岁月,风雪老髭须。

安得归来好,相携读父书。

形式: 五言律诗

和方同知木棉花

南州有嘉树,绛萼压枝低。

小草难为伍,甘棠可与齐。

丹心承雨露,黄叶净尘泥。

节操宜坚守,群乌得所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东轩图

高士爱居震,辟轩恒在东。

晓天才杲杲,旭日已曈曈。

庭草自交翠,槛花相映红。

焚香读周易,幽意托羲农。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