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房杜相业、伏董儒宗,国老重三朝,岂徒中外瞻依、东南保障;
虞夏开庠、周孔布宪,元臣殂一个,想见庙堂吁咈、坰野哀吟。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巧妙地将张之洞与古代贤臣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卓越功绩和深远影响的高度赞誉。
上联“房杜相业、伏董儒宗”以“房”指房玄龄,“杜”指杜如晦,他们是唐代初年的名相,被誉为“房谋杜断”,象征着张之洞在政治领域的杰出才能。“伏”指伏胜,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而“董”则指董仲舒,汉代思想家,二人皆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张之洞在学术和政治上的双重贡献,如同古代的贤相和儒宗一样,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联“国老重三朝”中的“国老”是对年高德劭、深受朝廷敬重的老臣的尊称,此处用来形容张之洞,表明他在多个朝代都备受重视。“三朝”则泛指多个时期或多次任职,暗示其长期为国效力。“岂徒中外瞻依、东南保障”进一步赞扬了张之洞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威望,还对东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安全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保障作用。
上联“虞夏开庠、周孔布宪”中,“虞夏”指的是古代的虞舜和夏禹,他们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之一,而“庠”则是古代的学校,这里借指教育事业。“周孔”则指周公和孔子,他们是儒家文化的奠基人。此句通过历史典故,赞美张之洞在教育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如同周公和孔子一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联“元臣殂一个”中的“元臣”是指地位显赫、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大臣,此处用来形容张之洞。“殂”则表示去世,表达了对张之洞逝世的沉痛哀悼之情。“庙堂吁咈、坰野哀吟”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朝廷和民间对张之洞逝世的深切哀思,庙堂之上,大臣们会聚一堂,表达哀悼之情;而郊野之间,百姓们也会自发地哀悼,显示出张之洞在社会各阶层中都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在政治、学术、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去世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广泛哀悼,展现了其深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不详
盛业所留,犹堪想燕国文章、曲江风范;
忠忱未竟,更谁辅周成圣治、姬旦贤劳。
地下见爹娘,为言季子非人,不孝不弟;
云间逢父老,共说宰官爱我,廉善廉能。
期服听去官,犹子比儿,嗟我未能行古礼;
毕生惟好道,言坊行表,如公端合祀乡贤。
武乡可拟,汾阳可拟,姚江亦可拟,潇湘衡岳,间气独钟,四十年中外倾心,如此完人空想像;
相业无双,将略无双,经术又无双,蒋阜秦淮,大星忽陨,廿六载门墙回首,代陈遗疏剧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