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前往东郊劝导农民耕作的情景。开篇“时雨且既足,命驾东郊行”点明了春雨充沛,正是农忙之时,诗人亲自驾车前往田间地头。接着“岂不嗜游览,所重在民生”,表明了诗人此行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重视农民的生活与农业生产。
“凉影走虹练,深竹鸣催耕”两句,通过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春日田野的生机勃勃。凉爽的光影中,仿佛有彩虹般的水汽弥漫,深竹中的鸟鸣声催促着农人开始耕作。接下来“秧马踏畦碧,麦浪扬畴平”描绘了农人在碧绿的稻田中劳作的场景,麦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一片丰收的景象。
“村烟间篱落,耆老欢相迎”描绘了村庄的宁静与和谐,老人和孩子们欢笑着迎接农人的到来,体现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接着“烽消省烦役,赋薄无苛征”表达了诗人对消除战乱、减轻农民负担的美好愿望,以及对公平税收制度的向往。
最后,“复此兆有年,谈笑尝君羹”预示着今年将是一个丰收之年,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尝美食,共享丰收的喜悦。而“残阳摇旆色,鸡犬含馀情”则以夕阳下的旗帜摇曳和鸡犬的余情未尽,收尾全诗,营造出一幅温馨和谐、充满希望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与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公平、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