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错节孤根劲有馀,坐床须按起须扶。
一生用底今相赠,更问林间有此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以拄杖供仁山主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述的是一根历经风雨、节节错落的拐杖,它虽然孤独而根基稳固,显示出坚韧不屈的力量。诗人将这根杖赠送予仁山主,同时也询问在山林之间是否还有这样的杖。通过拐杖的形象,诗人寓言了人品的刚毅和岁月的磨砺,表达了对仁山主的敬意以及对坚韧精神的赞美。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深意,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之美。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并蒂随宜好,连心著意红。
只堪惊老眼,持此与谁同。
蒲港侵衣绿,莲塘乱眼红。
将身供世事,结缆待回风。
红落芙蕖晚,青深蒲稗秋。
平湖无过鸟,鸣鼓有行舟。
素练横斜雪满头,银潮吹浪玉山浮。
犹疑海若誇河伯,豪悍须教水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