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题橤儿画淡红菊

脸薄微萦一缕霞。酡颜宜称縠屏遮。

笔端开出傲霜花。

酒罢暗怜尘换世,灯残翻怯梦无涯。

餐英情绪倘宜家。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纱·题橤儿画淡红菊》由叶恭绰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红菊花的生动画面。

首先,“脸薄微萦一缕霞”,诗人以“脸薄”形容菊花花瓣的轻盈与娇嫩,仿佛是清晨薄薄的霞光轻轻萦绕在花瓣之上,形象地展现了菊花的柔美与细腻。接着,“酡颜宜称縠屏遮”,“酡颜”形容菊花的红润色泽,如同少女脸颊上的红晕,而“縠屏遮”则巧妙地将菊花置于轻柔的纱屏之后,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雅致的美感,使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

“笔端开出傲霜花”,这一句不仅赞美了菊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坚韧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魅力的欣赏与敬佩。菊花在秋风中独立不移,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品格,诗人通过“笔端”二字,将这种精神寄托于艺术之中,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接下来,“酒罢暗怜尘换世,灯残翻怯梦无涯”,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酒罢”与“灯残”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在饮酒后的沉思中,诗人对世事的变迁感到惋惜;而当灯光渐暗,梦境似乎也变得无边无际,难以捉摸,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最后,“餐英情绪倘宜家”,“餐英”源自古代文人以菊花为食的传统,这里借指品赏菊花之美。诗人希望这种赏菊的情趣能够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也蕴含了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淡红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之美,还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题自画斑竹

谁向湘皋涤酒痕。年年风雨阅朝昏。

几多骚怨共荃荪。

钿失文箫情宛续,箧捐团扇梦犹温。

澈泉声泪两销魂。

形式:

望江南

中秋好,山寺忆濂泉。

绝顶烟岚清到骨,下方楼阁望疑仙。今夕是何年。

形式:

望江南

中秋好,湖泛忆昆明。

水底鱼游吞月色,草间蛩语答秋声。御赏可曾经。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