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春兴四首(其三)

长安旧日看花地,懊惜风光掷等閒。

孤竹已非商版籍,卢龙谁卖汉河山。

边笳入夜难辞泪,徼戍逢春不解颜。

身在日边容易老,何须更问玉门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麟瑞所作的《长安春兴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长安往昔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长安旧日看花地”,描绘了昔日长安城中赏花的盛景,暗含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接着,“懊惜风光掷等闲”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被轻视的惋惜之情。

“孤竹已非商版籍,卢龙谁卖汉河山”两句,运用典故,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当前的现实联系起来,暗示国家的兴衰和领土的变迁,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边笳入夜难辞泪,徼戍逢春不解颜”描绘了边疆战士在夜晚听到笳声时的悲伤情绪,以及他们在春天面对自然美景却无法展露笑容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最后,“身在日边容易老,何须更问玉门关”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华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借问玉门关之事,表达了对边疆安全和国家安定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边疆安全的关注,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8)

吴麟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安春兴四首(其四)

一官无赖日登楼,腰带年来侣隐侯。

谋国此时须管乐,买山何地着巢由。

溪藤半幅图秋圃,晓镜千丝点雪鸥。

多少五陵衣马贵,玉珂朝下有深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报国寺短松歌

报国寺中之古松,枝叶如盖皮如龙。

肩随有二各奇绝,秋月冷照光溶溶。

高风过头影不觉,如纸半皴千山峰。

霜鳞雪脂带苔藓,针叶短短无春冬。

铺阶过槛三丈地,谱以岁月知几重。

会看历尽大小劫,帝城万古青云封。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也园

自种云根二十年,也园十亩总悠然。

岂无幽径过韦曲,亦有奇峰学米颠。

半砌苔衣清似水,一池花石小于钱。

归来便是西畴长,晚稻秋香满社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南屏慧日峰礼永明塔远眺

盘屈南屏路,来寻慧日峰。

堂开宗镜法,塔定永明钟。

两水分清供,千岩向古松。

前朝留锡处,露滴草茆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