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麟瑞所作的《长安春兴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长安往昔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长安旧日看花地”,描绘了昔日长安城中赏花的盛景,暗含对往昔繁华的怀念。接着,“懊惜风光掷等闲”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被轻视的惋惜之情。
“孤竹已非商版籍,卢龙谁卖汉河山”两句,运用典故,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当前的现实联系起来,暗示国家的兴衰和领土的变迁,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边笳入夜难辞泪,徼戍逢春不解颜”描绘了边疆战士在夜晚听到笳声时的悲伤情绪,以及他们在春天面对自然美景却无法展露笑容的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最后,“身在日边容易老,何须更问玉门关”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华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借问玉门关之事,表达了对边疆安全和国家安定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边疆安全的关注,情感深沉,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