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行答禺山

吴娃江干采芙蓉,陈王洛浦赋游龙。

忽惊绣带香风起,渐觉罗裳珠露浓。

不绿织女星边见,定是嫦娥月下逢。

逢君荐枕对襄王,别君解佩悲交甫。

青云窈窕曼声歌,绿水回环垂手舞。

鸾歌凤舞无双人,燕岁莺年二八春。

百末兰生延夕漏,九华采灯烂晴昼。

金屏花里活秦宫,宝帐香中隐韩寿。

回黄转紫返复间,得新捐旧须臾后。

旧人颜色昔曾新,新人恩爱行当旧。

旧人红袖泣前鱼,新人翠羽缀燕裾。

阿娇怨赋金难买,苏蕙回文锦不如。

浊水清尘坐长叹,空留可怜谁相于。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江干行答禺山》是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边的浪漫场景。诗人以吴娃采芙蓉为引子,联想到陈王曹植在洛水边的游龙赋,暗示了吴娃的美丽和才情。接下来,通过“绣带香风”、“罗裳珠露”等细节,展现了女子的娇媚与清雅。

诗人想象吴娃与襄王般的男子相遇,如同织女与牛郎或嫦娥与后羿的神话故事,寓意着爱情的神秘与美好。随后,诗中描述了吴娃的歌舞,如青云曼妙的歌声和绿水边的轻盈舞姿,展现出她的才情与魅力。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如同“回黄转紫”的轮回,新人换旧人,旧爱难留。诗人感慨“新人恩爱行当旧”,暗示世事无常,人事变迁。最后,以阿娇和苏蕙的典故,表达了对旧情的怀念和对新欢的无奈,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既有对古代传说的巧妙引用,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杨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华烛引

六螭税驾眠虞渊,三爵行栖珠树烟。

云毋疏窗花作地,茱萸绣帐锦为天。

铜芝抱蒂复缠柯,金藕相萦共吐荷。

虹贯彩翚迎雨歇,蜜催香焰送风过。

桂华漏促频销麝,兰烬天寒不畏蛾。

徐吾东壁机丝少,郢相南方书误多。

菖蒲传酒座欲阑,碧玉舞罢罗裳单。

留云影射荆王枕,泫一光摇汉帝盘。

揽带盈盈君不见,脱缨脉脉两相看。

形式: 乐府曲辞

又别拟制一篇

紫霞西没白日阴,兰膏明烛洞房深。

蛾飞迥向莲台度,萤爝平临桂炷沉。

鹤露雁霜惊早寒,寸心斗酒奉君欢。

火齐蟠烟全的皪,铜荷垂烬半阑干。

座中碧玉好名倡,清曥曼㫽烂齐光。

烛花剪作双胡蝶,蜡泪融成两凤皇。

便面障眉扫蛾绿,搔头坠鬓渲鸦黄。

绮结交窗窗拂曙,金鉔销香香满絮。

星翻汉回柰若何,顾影徘徊送君去。

形式: 乐府曲辞

关山月

迢迢贱妾隔湘川,杳杳征人戌朔边。

分弓营对珠龟缺,挂镜台临玉兔圆。

紫塞风烟白登接,黄河波浪黑山连。

何时空外婵娟影,来照楼前歌舞筵。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足唐人句效古塞下曲

长榆塞上接龟沙,碎叶城边建虎牙。

夜夜月为青冢镜,年年雪作黑山花。

苏武白头持汉节,文姬红泪泣胡笳。

可怜苜蓿迷征马,谁见蒲桃入内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