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六)上元游静林寺

花市东风卷笑声。柳溪人影乱于云。

梅花何处暗香闻。

露湿翠云裘上月,烛摇红锦帐前春。

瑶台有路渐无尘。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开篇“花市东风卷笑声”即捕捉了初春时节,人们在花市中享受着东风带来的温暖与花香,充满欢愉的笑声。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当下社会安定、人民喜悦心境的一种写照。

紧接着“柳溪人影乱于云”则通过柳树轻柔摇曳的枝条和游人如织的人影,营造出一片繁华与热闹的景象。这里的“乱于云”四字,既形容了人影的密集,也隐喻着春日里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之美的悠然自得。

“梅花何处暗香闻”则是一种意境的转换,从热闹的人群转向幽静的梅花。诗人通过对梅花香气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享清寂之美的意趣。这也许是诗人在繁华之后寻找的一份宁静与内心的满足。

“露湿翠云裘上月”和“烛摇红锦帐前春”两句,则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露水沾湿了翠色的云裘,映照着皎洁的月光;而室内的烛光在红色的锦帐间摇曳,营造出一份温馨与春意盎然的氛围。

最后,“瑶台有路渐无尘”则是对游览结束的一种描写。瑶台,这里指的是寺庙中的高台,原本应是人迹较多的地方,但现在却“渐无尘”,意味着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迹了。这也许反映出诗人对于静谧、清净之地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一)寒食初晴,桃杏皆已零落,独牡丹欲开

魏紫姚黄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

残红吹尽恰才晴。

芳草池塘新涨绿,官桥杨柳半拖青。

秋千院落管弦声。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十六)泊望仙桥月夜舟中留客

晚色轻凉入画船。云峰飞尽玉为天。

疏飙自为月褰帘。

细酌流霞君且住,更深风月更清妍。

为谁凄断小桥边。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十一)泛舟

银字笙箫小小童。梁洲吹过柳桥风。

阿谁劝我玉杯空。

小醉径须眠锦瑟,夜归不用照纱笼。

画船帘卷月明中。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慰圃观梅

曾向瑶台月下逢。为谁回首矮墙东。

春风吹酒退腮红。

庾岭殷勤通远信,梅家潇洒有仙风。

晚香都在玉杯中。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