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

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

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

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

况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像云母般细腻,如粉末般轻盈,比黄色香花更艳丽,比蝉翼更薄。
点缀在绿色的蒿草新叶上显得格外娇嫩,为石竹的晚开花朵增添了鲜艳的红色。
鸳鸯比翼双飞,如同新婚夫妇的恩爱初贴,蝴蝶虽重飞却各有姿态,无以言传。
更何况多情的萧郎,对着春日镜台前的美景,更显怜爱之情。

注释

腻如云母:形容质地极其细腻,如同云母一般。
轻如粉:轻得像粉末一样。
艳胜香黄:比黄色的香花更加艳丽。
薄胜蝉:比蝉的翅膀还要薄。
点绿斜蒿:在绿色的斜蒿上点缀。
新叶嫩:新生的叶子非常柔嫩。
添红石竹:给石竹花增添红色。
晚花鲜:晚开的花儿格外鲜艳。
鸳鸯比翼:比喻夫妻或情侣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人初帖:比喻新婚夫妻感情正浓,如胶似漆。
蛱蝶重飞:指蝴蝶双飞,这里可能比喻情感的互动。
样未传:这种美好的景象难以用言语完全传达。
况复萧郎:此处萧郎代指多情的男子。
有情思:充满情感和思绪。
可怜:可爱,值得怜惜。
春日镜台前:春天里,在妆镜前,映照出春光和人影的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卉的美丽和生机。"腻如云母轻如粉"中的“云母”指的是云母石,其质地细腻且有光泽,用来形容花瓣之柔软与细腻;而“轻如粉”则强调了花瓣的轻盈,像是轻拂过脸颊的细粉。"艳胜香黄薄胜蝉"中,“艳”指的是色彩鲜艳,"香黄"形容花的颜色和香气,而“薄胜蝉”则是比喻花瓣之纤薄,如同蝉翼一般。

接下来的"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植物的生长状态,还通过“点绿”、“新叶嫩”和“添红”、“晚花鲜”等词汇,传达出春意盎然、生命力旺盛的情景。

在诗的后半部分,“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一句,则描绘了鸟儿与人的亲密互动,以及蝴蝶飞舞的情景。"鸳鸯比翼"形容鸟儿紧贴在一起,而“蛱蝶重飞”则是对春日中蝴蝶活跃的生动写照。

最后,“况复萧郎有情思, 可怜春日镜台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春光、青春年华以及爱情的珍视与感慨。在这温柔的情思之中,诗人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春日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题所赁宅牡丹花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燋。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题法云禅院僧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诜法师院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

多爱贫穷人远请,长修破落寺先成。

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声。

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金家竹溪

少年因病离天仗,乞得归家自养身。

买断竹溪无别主,散分泉水与新邻。

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

乡使到来常款语,还闻世上有功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