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南浦残红,西山冷翠,一舟怎去温存。

自江郎赋别,此恨算重论。

望烽火、乡关照澈,酒旗歌扇,消歇芳尊。

已全家儿女,片帆来挂荆门。

自来俊赏,总牵缠、哀感余根。

把白练裙题,紫罗囊佩,并与销魂。

寂寞鸥波门馆,花无主、蝶梦黄昏。

有溪流和泪,潺湲都到江村。

形式: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扬州慢》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人陈衍所作,以南浦、西山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离别后的深深愁绪。"南浦残红,西山冷翠"描绘了凄清的秋景,暗示了词人离别的伤感。"一舟怎去温存"传达出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难以把握的无奈。

"自江郎赋别,此恨算重论"引用江淹的典故,表达离别之痛难以言表。"望烽火、乡关照澈"则寄托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烽火照耀下的孤独感。"酒旗歌扇,消歇芳尊"进一步渲染了宴席散去后的寂寥。

"全家儿女,片帆来挂荆门"写出了词人带着家人的离别,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自来俊赏,总牵缠、哀感余根"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哀愁之情难以割舍。"白练裙题,紫罗囊佩"借物抒情,表达了深深的哀愁。

"寂寞鸥波门馆,花无主、蝶梦黄昏"描绘了门馆的孤寂和黄昏时分的落寞,而"有溪流和泪,潺湲都到江村"更是将词人的悲伤情绪融入自然之中,显得凄婉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词人离别后的复杂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81)

陈衍(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

又金棺闭了,全凋孝绰三人。

是曾祭徐君,摧藏掩抑,独倍伤神。

禁他五年肠断,已卷葹、不死是前身。

到底山丘华屋,生前遗迹陈因。人琴恸况牙琴。

同调话频仍。数茗碗炉香,书签药裹,月夕花晨。

如今济尼重问,怆谢家、林下渺音尘。

看取童牙孤露,他年头角嶙峋。

形式:

柳色黄

一片飞花,搀着柳绵,摇荡新燕。

春光几度飘扬,客里出门初见。

久疏步屧,准拟访友宣南,偷闲半日逢僧院。

枨触旧游来,却寻春情倦。回旋。

丁香花底,芍药阶前,踏青曾遍。

前度刘郎,不是空怀人面。

再来何日,待作索米东方,从容割肉金銮殿。

门馆觅鸥波,看车停双钿。

形式:

绮罗香

簇蝶裙腰,钿蝉鬓影,前度嬉游春时节。

绮陌香泥,昨夜初飘春雪。

妆点出、夹岸琼楼,映灯火、繁星明灭。

那知他、瓦冷圆月,栏干偎罢被池热。

匆匆骊唱又发。谁向青青客舍,垂条攀折。

淡粉轻烟,珍重泰娘留别。

邀顾曲、檀板梨园,约载花、玉骢金埒。

总今日、回首音尘,个侬先愁绝。

形式:

湘春夜月.沪上感旧,用黄德文韵

怪春江、许多油碧愁痕。

重问人面桃花,依旧是朱门。

能几渡江桃叶,已有人迎接,剩得桃根。

更替人指点,珠宫旧榜,题字犹存。

江皋解佩,惊鸿照影,沈醉天昏。

拥髻银灯,何苦共、落红惆怅,同调伤春。

窥江胡马,望眼烽烟,早销魂。

待不去,向花丛、取次低头,只合除却巫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