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才疏不下孔北海,道广更师陈太丘。
世路风波无着处,却寻真隐得清游。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与道德修养的反思,以及在复杂世事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首句“才疏不下孔北海”,以孔北海(即孔融)自比,表达自己虽才疏学浅,但仍有追求和向往,不至如孔融般被贬谪或失去官职。接着,“道广更师陈太丘”,则表明诗人不仅在学问上有所追求,更在道德上以陈太丘为师,追求宽广的道德境界。后两句“世路风波无着处,却寻真隐得清游”,则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诗人感叹于世事的动荡与复杂,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地,于是选择远离尘嚣,寻找真正的隐逸生活,以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二妙胸中万顷宽,诗成千字海涛翻。
已能共入渊骞室,自是同登李杜坛。
晚交谁似两龚清,冰雪情怀独老成。
扬秕在前容齿长,积薪居上看文鸣。
据床招佳月,月转床屡移。
夜久风露凉,孤斟乐忘归。
冰轮擅空阔,是处留清辉。
浮云扫除尽,如与赏心期。
我行万物表,中空无一疵。
光明遍十方,毫发了无遗。
心境互融澈,起坐迷东西。
此生看此月,十年悼无时。
它日客共饮,淋浪酒沾衣。
十语久不契,此心唯自知。
西风扫残暑,秋色日益奇。
忧国付鼎食,消闲属山栖。
恐妨此时乐,勿露囊中锥。
阳明连络四支中,胃气由来处处通。
但使黄婆能饱饭,客邪端的不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