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月夜行经犬河时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两岸高峰忽送青”以动态的手法描绘了两岸山峰在月光下呈现出的青色,仿佛是突然间展现在眼前,营造出一种惊喜与宁静并存的氛围。接着,“风涛喧耳几曾停”一句,通过风浪的喧嚣反衬出内心的平静,暗示即使外界环境动荡不安,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依旧存在。
后两句“大罗天上霓裳曲,知有仙人记共听”,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连,想象着如同天上的仙乐一般美妙的旋律,似乎与仙人们一同聆听。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美学境界,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