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迥苍烟古,篱疏橘柚黄。
天高风落木,岁晏稻登场。
无复老盆饮,空馀邻笛伤。
征鸿摩晓月,铩翮犯严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至冬初的田园景象,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开篇“林迥苍烟古”与“篱疏橘柚黄”两句,通过对树木和果实颜色的描述,勾勒出一个秋色浓郁的乡村景致,其中“苍烟”暗示了秋天特有的淡远氛围,而“篱疏”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物象的衰老。
接着,“天高风落木,岁晏稻登场”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景观变化。其中,“天高风落木”生动地描绘出秋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而“岁晏稻登场”则表明农事的紧迫和丰收的喜悦。
诗人在“无复老盆饮,空馀邻笛伤”两句中流露出一种淡然与孤寂的情怀。“老盆”可能象征着往昔岁月的消逝,“无复”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再拥有,而“空馀邻笛伤”则是对现实中的冷清和悲伤的描绘,通过邻里间偶尔飘来的笛声,增添了一份凄清感。
最后,“征鸿摩晓月,铩翮犯严霜”两句,则转向了冬日景象。其中“征鸿摩晓月”描绘出大雁在寒冷的早晨飞过明亮的月亮,而“铩翮犯严霜”则是对严冬清晨、冰霜覆盖下的景物做出的刻画,生动表现了冬季的肃杀与静谧。
整首诗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四季更迭中乡村的面貌,同时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孤寂情怀的感慨,是一篇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的佳作。
不详
薄暮丹洋宿,嵌岩下百层。
饥鸢鸣独木,鼯鼠抱寒藤。
坏屋惟馀佛,空廊不见僧。
古人经世志,客寝每宵兴。
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
同来我复似邹游,新咏君应胜杜秋。
已饫蒸葫汝南馔,盍为粗粝浣花留。
残樽且醉菖蒲酒,去棹聊停杜若洲。
不厌村居能少驻,兰香万斛顿销愁。
兔葵摇曳雨濛濛,尚有夭桃出旧丛。
轻簿不禁三月浪,飘零常恨五更风。
燕泥乱啄粘香蕊,渔艇犹疑趁落红。
惆怅眼前兴废事,灵云今已悟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