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帖子词:夫人阁四首(其四)

雪消鸳瓦已流澌,风暖犀盘尚镇帷。

缥缈紫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雪融化后,屋顶的鸳鸯瓦上流淌着水滴,春风拂过,犀牛角装饰的盘子仍然稳稳地遮挡着帷幕。
在明亮的月光下,紫箫吹奏出悠扬的旋律,月宫的玉门下,桂树的影子在夜晚摇曳生姿。

注释

鸳瓦:鸳鸯瓦,屋顶瓦片的一种装饰,常以鸳鸯图案,象征夫妻和谐。
流澌:冰雪融化成水滴的样子。
犀盘:犀牛角制成的盘子,古代贵族用品,珍贵且有装饰作用。
璧门:宫殿的正门,泛指华美的大门。
桂影:桂花树的影子,象征高雅和清幽。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所作,属《春帖子词·夫人阁四首》中的第四首。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绝句。

首句“雪消鸳瓦已流澌”,形象地描述了冬去春来的场景,雪已经融化,屋顶的瓦片上积水正汩汩而下,反映出天气逐渐转暖。

接着,“风暖犀盘尚镇帷”进一步强调了春日温和的气候。犀盘,即犀角,古人认为有辟邪驱寒的功效,所以在室内摆放。在这里,它是室内装饰的一部分,而“尚镇帷”则说明尽管风已经暖了起来,但夜间仍然需要用帷幕遮挡。

第三句“缥缈紫箫明月下”,描绘的是清澄的夜空中挂着明亮的月牙,紫箫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或者是室外的装饰物,它的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悠长而模糊。

末句“璧门桂影夜参差”则表达了诗人对深夜里桂花投射在璧门(即精致的门窗)上的美丽影子的欣赏。这里的“夜参差”指的是桂影在月光下的移动和变化,既形容了桂树的姿态,也间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的闲适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示了苏轼的艺术才华和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一)

盛德初融后,潜阴未姤时。

侍臣占易象,明两作重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二)

采秀撷群芳,争储百药良。

太医初荐艾,庶草验蕃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三)

微凉生殿阁,习习满皇都。

试问吾民愠,南风为解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六首(其四)

西槛新来玉宇风,侍臣茗碗得雍容。

庭槐似识天颜喜,舞破清阴作两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