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其一)

梨一益百损,楙一损百益。

所以古之人,投之俾有获。

苞苴之礼行,岂曰报可责。

幡幡者惟瓠,戋戋者有帛。

承筐亦几何,要在情不隔。

能令受者心,生死感其德。

琼琚于木瓜,奚啻过十百。

敢曰报礼然,期以身许国。

聊比玉之华,贡此一心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金衍宗的《木瓜》(其一)是一首表达深厚情谊与忠诚报效的诗。诗人以“梨”和“楙”的比喻,阐述了给予与接受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无私付出的价值。"梨一益百损,楙一损百益",意思是小小的付出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而过多索取则可能带来损失。古人通过这种方式让受者有所收获,体现了礼仪的本质并非单纯索取回报。

接着,诗人提到“苞苴之礼行”,指的是赠送礼物的习俗,但重点在于情感的沟通而非期待物质上的回报。“幡幡者惟瓠,戋戋者有帛”,形象地描述了礼物虽轻,但心意真挚。诗人强调,礼物的价值不在于其物质本身,而在乎送者的心意能否传达给受者,使他们内心感动。

“琼琚于木瓜,奚啻过十百”引用了《诗经·卫风·木瓜》中的典故,表达了即使是最微薄的礼物,也能传递出深深的情感,超过价值的衡量。诗人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行为并非单纯为了回报,而是以身许国,效忠国家,如同献上最纯洁的心意。

最后,诗人将自己比作“玉之华”,象征着高尚的品质,表达出对国家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决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15)

金衍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瓜(其二)

万物无贵贱,见用则皆珍。

一物适一用,致用则在人。

望梅可蠲渴,呼楙能缓筋。

格物俱其理,取效疑于神。

物理有相感,何况人心真。

形式: 古风

宋胡忠简遗像砚歌和警石

李纲赵鼎弃如遗,两宫北狩无还期。

不知父兄但知母,桧也和议逢其私。

惟时诏谕正通使,公切忠愤形乎词。

想当草疏砚在侧,血泪濡墨挥淋漓。

能如公言斩伦桧,同仇大义敷天知。

小朝廷甘作臣妾,虽蹈东海夫何辞。

一封朝奏夕万里,砚亦漂转天之涯。

玉堂花砖恍梦寐,孤臣九死惟汝随。

公之心肠本铁石,间情偶赋何瑕疵。

沧江外卧岁云晚,倔强犹昔霜盈髭。

侍郎砚背貌公像,千秋面目无磷淄。

呜呼老秦既死奸,党逐曷不赐环徒。

量移金瓯破碎剩,一角六经勒石空。

昭垂思陵工书善,品砚惟于忠佞迷。

妍媸虽然薰获不同器,我于伦也重嗟咨。

十年五使数往返,宛转虎口濒艰危。

显仁之返亦其力,局中心苦局外訾。

始拘继胁卒乃殉,庶与皓弁无差池。

公时在谴盛酬唱,定亦心折垂涕洟。

狎邪市井语太激,讵料抗节终如斯。

此如欧公斥司谏,高亦君子非等夷。

吾侪论世贵平恕,因赋公砚兼及之。

形式: 古风

晋永嘉砖砚歌

玉马出地苍鹅飞,侍中碧血溅龙衣。

豆田天子更何在,铜驼荆棘埋烟霏。

永嘉略比唐天祐,无主犹承正朔旧。

中原鼎沸神州沈,一角菁山为谁守。

居民晓起争汲泉,辘轳井眉双瓶悬。

银床金干杳莫问,昆明劫灰余此砖。

铜雀砚材世所艳,字体钟王况不欠。

赏奇须待博物才,临平石鼓丰城剑。

董郎贻我径尺琼,墨海聊作良田耕。

断纹似具鸲鹆眼,新亭涕泪含晶莹。

君不见排墙下有王夷甫,运甓陶公亦徒苦。

笑渠消受石三灾,何如化作刘伶坟上土。

形式: 古风

唐景龙观钟铭拓本

天堂神宫拜图册,铜匦金轮置庭室。

阿师血像高百寻,未有淫昏不佞佛。

斗南一人忠回天,鹉翼双垂幸未折。

乐章旋奏桑条韦,晨牝当阳甘覆辙。

猖狂但乞二氏灵,慧范崇恩并加秩。

帝后争营佛寺新,观亦落成景龙日。

莲台璎珞月双圆,椒殿衣裙云五色。

至尊惨继东宫戕,仙佛几曾裨毫末。

景云反正由平王,冥助何关法善术。

金仙玉真秾如华,两两黄紽改妆抹。

铸钟作铭帝观书,楷法犹徒八分出。

铭辞骈俪踵齐梁,起草知经谁手笔。

得无昭容秤量余,鬼蜮风流巧涂泽。

佛耶仙耶安可诬,地狱正为是人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