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茅山胡道士琴月卷

皎皎松上月,泠泠手中琴。

一弹飒灵飙,再弹驱层阴。

铿然发清响,窅皛延馀音。

流光复徘徊,空林转萧森。

象器无乃泥,天人谅何心。

邂逅若有得,俯仰还自吟。

太音寄寂寥,内景涵静深。

山空夜将宴,微露沾衣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在松树上,我手中弹奏着冷清的琴声。
第一曲弹出轻快的风,第二曲驱散层层乌云。
琴声清脆回荡,余音悠长深远。
流转的光芒再次徘徊,空旷的树林变得愈发寂静。
乐器与自然相比显得粗俗,天人之心又该是如何呢?
偶然间有所领悟,无论是抬头还是低头,都在低声吟唱。
宏大之音寄托于寂寞之中,内心景象蕴含着深深的宁静。
夜晚的山林即将沉寂,微微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注释

皎皎:明亮。
泠泠:冷清。
飒灵飙:轻快的风。
层阴:层层乌云。
铿然:清脆。
徘徊:流转。
萧森:寂静。
象器:乐器。
谅:想必。
邂逅:偶然。
俯仰:抬头低头。
太音:宏大之音。
寂寥:寂寞。
微露:微微的露水。
沾衣襟:打湿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在松林之上独赏明月,与手中的琴声相伴。"一弹飒灵飒,再弹驱层阴"表达了琴声的清越和连续,以及它驱散了心中阴霾的情景。

"铿然发清响,窅皛延馀音"则更深入地描绘了琴声的美妙与回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流光复徘徊,空林转萧森"中,"流光"或许指的是月光在林间的流动,"徘徊"则是诗人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一种游移不定的情怀。

"象器无乃泥,天人谅何心"中的"象器"可能是比喻琴或其他器物,而"无乃泥"则强调了其纯净无瑕。"天人谅何心"则是在探讨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

"邂逅若有得,俯仰还自吟"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之中有所领悟,但又难以言传,只能自我沉醉其中。"太音寄寂寥,内景涵静深"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太音"可能是指最高境界的声音,而"内景涵静深"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最后,"山空夜将宴,微露沾衣襟"中,"山空"构建了一种广阔无垠的空间感,"夜将宴"可能暗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即将开始的一场盛宴,而"微露沾衣襟"则是对月光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清凉而又温柔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和月光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超然与宁静,以及内心世界的深邃与丰富。

收录诗词(1)

江宾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放翁题莺花亭

春雨溪头长柳围,游仙枕上赋黄鹂。

谁知醉卧古藤下,却是浮生梦里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麦陇将雏驯乳雉,柳塘遗子漾游鱼。

形式: 押[鱼]韵

句(其三)

读书三年艾,逢世四角轮。

形式: 押[真]韵

句(其一)

西风野如赭,见者辄吐舌。

形式: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