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李成江村秋晚》由元代画家、书法家及诗人吴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村落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句“咸熙画图无与共”,以“咸熙”代指古代,表达对古人画作的追忆与向往。接着“传世希微爱者众”点明了此类作品流传稀少,但依然受到众多喜爱。随后,“二李之后已寥寥,宣和当日尤珍重”则提及了李成(李公麟)之后艺术界的寂寥,并强调了宋徽宗时期对李成作品的珍视。
“新图一旦落人间,神宫寂寞何时还”两句,描述了新作问世后,原属神宫的画作回归人间,表达了对艺术作品命运的感慨。接下来,“经营意匠出尘表,上下五百谁能攀”赞美了艺术家的独特构思与技艺,暗示其超凡脱俗,难以被一般人所理解和超越。
“水回中有渔舟泊,山顶崇台招白鹤”描绘了江边渔舟与山巅鹤鸣的和谐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篱根浮出水潺潺,万竹琳琅奏天乐”进一步渲染了水边竹林的生动画面,仿佛竹林间传来悦耳的音乐。接着,“霜飞木落一天秋,栖禽向晚声啾啾”以秋日景象衬托出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生机。
“柳溪错认渊明宅,过桥岂是王弘俦”运用典故,将李成的画作与陶渊明、王弘等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景色萧条如太古,路僻村深贮烟雾”描绘了画中景色的古朴与幽静,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远古时代。“分明再见辋川人,芜词何敢轻为附”则表达了对画中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谦逊地表明自己不敢轻易附和。
最后,“清容自是鉴赏家,持将却向天之涯”点明了诗人作为鉴赏家的身份,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几回试展未能去,落尽庭前无数花”则以反复观看画作、庭院花开落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的痴迷与情感投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成《江村秋晚》画作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历史、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关联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