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不入俗士眼,谁肯著楼招唤渠。
径草不锄花又老,一帘新雨了残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态度。"青山不入俗士眼"表明常人难以理解那份对高洁之地的情怀。"谁肯著楼招唤渠"则是说只有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理解并邀请隐逸者到高楼上共赏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情景。"径草不锄花又老"意味着小路上的野草无人打理,花开花落都显得很是悠远,而非人为的匆忙;"一帘新雨了残书"则表现出在一场细雨过后,隐逸者独自一人继续阅读未完的书籍,既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他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老夫曾到道家山,太乙青藜夜叩关。
著作承明今付子,仙壶元不隔人间。
乾坤不尽一蘧庐,方寸中间几太虚。
办著海涛三万里,乃翁底用费分疏。
苍寒瘴面新州石,直不话头传不休。
秦负儒耶君误矣,二书今与大江流。
棱层不隔梅花岭,万里相从识两翁。
却怪牧牛亭下路,石麟咫尺卧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