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太学之金陵

劳歌动别筵,酒散各云天。

折柳当春暮,看花正少年。

莺声孤店月,草色六朝烟。

无限怀人意,金陵何处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送杨太学之金陵》。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联“劳歌动别筵,酒散各云天”,开篇即点出送别的主题,劳歌(反复歌唱)在离别的宴席上响起,酒尽人散,各自飘向远方,预示着离别的沉重与无奈。

颔联“折柳当春暮,看花正少年”,通过“折柳”和“看花”的细节,巧妙地将季节与人物状态相联系。春暮时节,折柳赠别,象征着离别的伤感;而正值少年时分,观赏花朵,又透露出青春的活力与希望。

颈联“莺声孤店月,草色六朝烟”,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氛围。孤店前月夜莺啼,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意境;而六朝古都的草色,仿佛笼罩在历史的烟雾之中,既是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无限怀人意,金陵何处边”,直抒胸臆,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金陵,既是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也成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在这句中,诗人将思念之情推向极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故黎平太守袁公挽歌(其一)

永别城中路,新成郭外坟。

旐题前太守,书失右将军。

广柳驱残月,甘棠翳暮云。

应知千载后,不朽是遗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故黎平太守袁公挽歌(其二)

谁知五马客,竟作九原人。

出郭有魂气,还家惟影神。

墓中难待晓,地下不行春。

斯世无同调,悲歌泪满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故黎平太守袁公挽歌(其三)

白马出关门,愁闻鼓吹喧。

山灵收正气,月色引归魂。

贵至二千石,书馀几万言。

翩翩丹旐过,犹讶转朱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故黎平太守袁公挽歌(其四)

赤绂人何处,青山骨可藏。

乡邻悲道路,父老泣蛮方。

图史虚东壁,松楸冷北邙。

明君思起草,犹问秘书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