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送杨太学之金陵》。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联“劳歌动别筵,酒散各云天”,开篇即点出送别的主题,劳歌(反复歌唱)在离别的宴席上响起,酒尽人散,各自飘向远方,预示着离别的沉重与无奈。
颔联“折柳当春暮,看花正少年”,通过“折柳”和“看花”的细节,巧妙地将季节与人物状态相联系。春暮时节,折柳赠别,象征着离别的伤感;而正值少年时分,观赏花朵,又透露出青春的活力与希望。
颈联“莺声孤店月,草色六朝烟”,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氛围。孤店前月夜莺啼,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意境;而六朝古都的草色,仿佛笼罩在历史的烟雾之中,既是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无限怀人意,金陵何处边”,直抒胸臆,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金陵,既是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也成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在这句中,诗人将思念之情推向极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