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的《寄曹明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首句“忆昔宣城接俊游”描绘了诗人曾经在宣城与才俊共游的美好场景,流露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接着,“回头三十六清秋”一句,以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同时也为下文的对比铺垫。
“少年志气青霄近,老境飘零白发羞”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少年时意气风发,志向高远,仿佛可以触及青天;而到了老年,却因岁月的磨砺,志气不再,白发苍苍,感到羞愧。这种变化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对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可叹飞光如电往,自怜外物等云浮”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间飞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时间如同闪电般快速流逝,让人感叹不已;而外在的事物则如同浮云,转瞬即逝,无法把握。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最后,“何时相对一樽酒,与子同消万斛愁”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借酒浇愁的愿望。在共同的欢聚中,希望能暂时忘却人生的烦恼和忧愁,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情和解脱烦恼的渴望,情感真挚,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