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曹明甫

忆昔宣城接俊游,回头三十六清秋。

少年志气青霄近,老境飘零白发羞。

可叹飞光如电往,自怜外物等云浮。

何时相对一樽酒,与子同消万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的《寄曹明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首句“忆昔宣城接俊游”描绘了诗人曾经在宣城与才俊共游的美好场景,流露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接着,“回头三十六清秋”一句,以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同时也为下文的对比铺垫。

“少年志气青霄近,老境飘零白发羞”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少年时意气风发,志向高远,仿佛可以触及青天;而到了老年,却因岁月的磨砺,志气不再,白发苍苍,感到羞愧。这种变化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对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可叹飞光如电往,自怜外物等云浮”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间飞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时间如同闪电般快速流逝,让人感叹不已;而外在的事物则如同浮云,转瞬即逝,无法把握。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最后,“何时相对一樽酒,与子同消万斛愁”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借酒浇愁的愿望。在共同的欢聚中,希望能暂时忘却人生的烦恼和忧愁,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情和解脱烦恼的渴望,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艾若讷

拟寻荒僻事田园,窃食祠庭愧国恩。

休论鹤长凫甚短,且看齿落舌犹存。

陶潜昔去因多忤,房琯今知欠不言。

欲问大钧吾岂敢,喙长三尺亦须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孙邦求

少年英气已峥嵘,泮水曾传御史名。

白简自宜绳列位,皂囊终不负家声。

且随郡守寻春去,未向班心布武行。

知有弹冠贡公喜,休嗟华发镜中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张子安(其一)

縠水分襟十五秋,此身萍梗任飘浮。

久栖孤馆为真隐,未访名山作胜游。

醉里周郎曾度曲,闲中庾信祗添愁。

西风起我江湖兴,拟把兰桡上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张子安(其二)

来往三吴二十年,星星华发已盈颠。

未开松菊陶潜径,且泛江湖范蠡船。

黄石不逢宁论富,丹砂可就试求仙。

乘闲欲访张公子,共说升平一慨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