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归兴》是明代诗人俞乾所作,通过其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回归田园生活的渴望。
首句“眼见沉冤闭九阍”,描绘了诗人目睹诸多不公与冤屈在官场上难以得到公正处理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官场黑暗与不公的深切不满和无奈。这里的“九阍”借指朝廷的九个大门,象征着通往权力与正义的道路被堵塞,沉冤不得申。
次句“挂冠春尽出金门”,描述了诗人选择在春天结束时辞官归隐的情景。他将官帽(挂冠)挂在门上,意味着放弃官职,走出权力中心(金门),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彻底决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而今拂袖归乡曲,不用书签付子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回归田园的决心。他拂袖而去,不再关心官场之事,也不需要留下任何书面遗言给子孙后代,暗示他希望子孙能理解并尊重他的选择,过上简单、自由的生活。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个人自由与精神独立的追求,以及对传统儒家观念中“功名利禄”的超越。
整体而言,《归兴》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过程,以及对自由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