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纱.题刘葱石枕雷图四阕(其一)

一枕雷声万壑冰。两条弦子数重绫。

指印尚传唐女部,郑中丞。

南赵脱匙犹有迹,东塘镌柱可无凭。

谁更凄凉探法曲,继樊祾。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程颂万所作,名为《摊破浣溪纱·题刘葱石枕雷图四阕(其一)》。诗人以雷声和冰壑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精致的音乐画面。"一枕雷声万壑冰"形象地写出雷鸣震动山谷,仿佛冰雪覆盖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冷峻而寂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条弦子数重绫",通过弦乐器的描绘,暗示了音乐的细腻与华丽,如同重重叠叠的丝绸般华美。诗人提及"指印尚传唐女部,郑中丞",暗指这音乐技艺源自唐代,可能还带有宫廷或名门的痕迹,以及一位名叫郑中丞的人物,可能是一位擅长此道的艺术家。

"南赵脱匙犹有迹,东塘镌柱可无凭"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艺术传承的不易,即使如"脱匙"这样的细节,也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的痕迹,而"镌柱"则象征着长久的纪念。诗人询问,这样的技艺还能否找到确凿的证据?

最后,诗人以"谁更凄凉探法曲,继樊祾"收尾,表达了对这种传统艺术衰落的感慨,呼唤谁能继续探索并发扬这种深沉而凄美的"法曲",以继承前人樊祾的遗风。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忧虑。

收录诗词(467)

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摊破浣溪纱(其二)

约略琵琶紫塞沙。沧江流转更天涯。

小别东风双姊妹,似乔家。

剩曲忽逢中使听,余恩不傍内人斜。

侥幸何人亲解得,领巾花。

形式:

摊破浣溪纱(其三)

凤臆龙头内里妆。当时大小认排行。

手制酉春臣滉字,建中臧。

为数唐家公案在,销魂不独马嵬香。

留得人间双暖玉,鬻沧桑。

形式:

摊破浣溪纱(其四)

逻逤檀槽肯化灰。海藏楼阁有奔雷。

一片楚园红叶水,接天来。

曲换桃花成小劫,祸原甘露是谁胎。

又到旧时亡国地,莫登台。

形式:

国香慢.节庵书寄崇陵祭糕

丝磕元霜。正宝阶荐熟,旧日鹓行。

金灵塞垣追马,哭拜天香。

遗诰同悲隆祐,奉纁黝分粽筵旁。

群鸦恨衔在,莫损糁花,封寄蒸糖。未亡。

淹赐粥,剩飘摇素发,饥死何妨。

乞钱难买,知我何处重阳。

恸失元皇恭俭,泣僧舍、偏近糕坊。

分曹怆题字,记散绒绦,预试曾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