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桐十咏.桐阴

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

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

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

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

冷不蔽空井,高堪在庭甃。

吾本闲野人,受乐忘茕疚。

亭亭类张盖,翼翼如层构。

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翻译

枝条柔软自然交织,叶子繁盛更显茂密。
它们形成清凉的树荫,也适合白天欣赏。
树荫仿佛翠绿色的帷帐展开,又像层层乌云遮蔽。
正午时分,密密的树影重叠,微风吹过,花朵如碎屑般洒落。
冷气无法穿透,连空井都得以遮蔽,高大足以矗立庭院。
我本是闲散之人,沉浸于这乐趣中忘却孤独和忧愁。
这树木亭亭如伞盖,结构层次分明。
夜晚月光下独自徘徊,仍渴望再次置身其中。

注释

枝软:形容枝条柔软。
相交:相互交叉。
叶荣:叶子繁茂。
分茂:更加茂盛。
清阴:清凉的树荫。
白昼:白天。
翠帟:翠绿色的帷帐。
繁云:层层乌云。
日午:正午。
密影:密集的树影。
翼翼:有序的样子。
层构:多层结构。
裴回: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桐树的生长与风貌,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其枝叶的繁茂和阴凉的效果。"枝软自相交,叶荣更分茂"写出了桐树枝条柔软且互相交错,叶片繁盛分披的景象。"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表达了桐阴带来的清凉,即使在白天也适宜人们休憩。

"荫疑翠帟展,翳若繁云覆"运用比喻,将桐阴比作展开的翠色帷帐和覆盖的浓密乌云,形象生动。"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进一步描绘了午后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斑驳光影,以及风吹过时桐花飘落的场景。

"冷不蔽空井,高堪在庭甃"说明桐阴不仅遮挡炎热,还足够高大,能庇护庭院。诗人以"吾本闲野人,受乐忘茕疚"表达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快乐,将桐树视为心灵的慰藉。

最后两句"亭亭类张盖,翼翼如层构"再次强调桐树的形态,像伞盖般挺立,层次分明。"月夕独裴回,犹思一重复"则流露出诗人夜晚独自欣赏桐阴时的留恋之情,希望再三品味这份静谧之美。

整体来看,陈翥的《西山桐十咏.桐阴》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桐树的自然美和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收录诗词(10)

陈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科学家。咸聱子、桐竹君。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至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此书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释、农、医、卜算之书,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图。是中国林学史上亦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 字:风翔
  • 号:虚斋
  • 籍贯:江东路池州铜陵县(今安徽省铜陵县)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
  • 生卒年:982年~1061年

相关古诗词

西山桐十咏.桐花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

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

素柰亦足拟,红杏宁相加。

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奢。

歌管绕庭槛,玩赏成矜誇。

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西山桐十咏.桐乳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西山桐十咏.桐孤

高梧已繁盛,萧萧西山陇。

毳叶竟开展,孙枝自森耸。

擅美推东南,滋荣藉萋菶。

不能容燕雀,只许栖鸾凤。

宁入吴人爨,堪随伯禹贡。

雨露时加润,霜雪胡为冻。

况有奇特材,足任雅琴用。

中含太古音,可美清风颂。

形式: 古风

西山桐十咏.桐径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攲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影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濛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