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毛滂的《生查子·富阳道中》,它描绘了一幅春日出行山城,暮色降临江岸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 这两句开篇设定了时间和空间,春天傍晚时分,诗人离开山城,沿着落日余晖行走在江岸上,给人一种淡远的感觉。这里的“春晚”不仅指时间,也烘托出一份淡淡的忧伤。
"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无奈。潮水虽然汹涌,但与诗人心中的寂寞相比,似乎更添了一层凄凉。而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也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无常。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日景象中花朵凋零的小桥流水,以及鸟儿在枝头鸣叫而又突然停歇的情形。这里的“花谢”和“清歌断”都传达了一种美好即逝,生命力度过高峰后必将走向衰败的自然规律。
"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最后的两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行云流水般的细雨似乎能洗涤灵魂,而那随风飘舞的棉絮却象征着纷扰复杂的心绪。
整首词作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精致描摹,勾勒出诗人孤寂、哀愁的心境,以及面对自然界变化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毛滂在这首《生查子》中,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意境,将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词人特有的婉约情怀和艺术造诣。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深苑重调弦管。不觉银台烛短。
相对有金波,天畔杯中都满。人远。人远。
醉倚阑干玉冷。
席上芙蓉待暖,花间騕袅还嘶。劝君不醉且无归。
归去因谁惜醉。汤点瓶心未老,乳堆盏面初肥。
留连能得几多时。两腋清风唤起。
雨后夹衣初冷,霜前细菊浑斑。觚棱清月绣团环。
万里长安秋晚。槽下内家玉滴,盘中江国金丸。
春容著面作微殷。烛影红摇醉眼。
花下春藏五马,松间风落双凫。兵厨玉帐卷酃湖。
人醉碧云欲暮。归去聊登文石,翱翔便是天衢。
雅歌谁解继投壶。桃李无言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