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木棉

烛龙飞上珊瑚岸,殷空万镫成蕾。

干掩斑鳞,得衔绛噣,凝作连溪朝采。烟滋露溉。

就中著温茸,岁寒曾耐。

老尽春丛,可怜朱凤故巢在。

越王台畔丽质,照人风雨夜,天半无晦。

茧蝶移家,蓉砂变景,谁睇孤根岭外。交柯未改。

好留驻年年,祝融幢盖。梦结扶桑,日华擎翠海。

形式:

鉴赏

这首《齐天乐·木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朱祖谋所作,以木棉为题材,展现了词人对木棉的独特感受和对其生命力的赞美。词的开篇“烛龙飞上珊瑚岸,殷空万镫成蕾”运用了神话意象,将木棉花比喻为烛龙之火,照亮了珊瑚般的枝头,生动描绘了木棉开花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干掩斑鳞,得衔绛噣,凝作连溪朝采”进一步描绘了木棉花朵的鲜艳色彩和繁多,如同鱼鳞般密集,红艳如口衔赤喙,仿佛连成一片溪流,清晨时分尤为绚丽。“烟滋露溉”则写出木棉在烟雾和露水滋润下的生机盎然。

“老尽春丛,可怜朱凤故巢在”表达了词人对木棉虽经岁月变迁,但依然保持其美丽和坚韧的感慨,将木棉比作朱凤的老巢,寓意其长久的坚守。“越王台畔丽质”又将木棉的美与历史遗迹相联系,增添了文化韵味。

下片“茧蝶移家,蓉砂变景,谁睇孤根岭外”通过想象,将木棉的花落与蝴蝶迁移、季节变换相结合,暗示木棉的生命循环。而“交柯未改”则赞美木棉枝叶繁茂,始终如一。“祝融幢盖”借祝融神火的形象,表达对木棉旺盛生命力的祝愿。

最后,“梦结扶桑,日华擎翠海”以壮丽的景象收尾,木棉仿佛连接着东方的太阳,象征着希望和永恒,词人在梦中也愿木棉永远繁盛,日光照亮翠绿的海洋。

整体来看,朱祖谋的这首《齐天乐·木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木棉的描绘,寄寓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收录诗词(623)

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又号彊村。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彊村词》

  • 字:藿生
  • 号:沤尹
  • 籍贯:浙江吴兴
  • 生卒年:1883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一)舟溯湟江,风雨凄戾,交旧存没之感,纷有所触。辄缀短韵,适踵八哀,非事铨择也

淮流如黛。六月吴篷欢共载。解袂悤悤。

兵火连天照海东。一官垂死。诀我联绵书七纸。

风义平生。惭愧山阳范巨卿。

形式:

减字木兰花(其二)

蜕君句律。夹巷过从穷日夕。霜月槎枒。

走上樊楼卖酒家。竹林游在。记写八分招阿买。

曙后星孤。留得传家一砚无。

形式:

减字木兰花(其三)

苍髯树颏。落落潜郎三十载。馀事荆关。

冷笑浓云邋遢山。荒亭接叶。点笔便为求米贴。

不办归帆。竟了京尘粥饭缘。

形式:

减字木兰花(其四)

支离病骨。一殉浮名成解脱。破寺回飙。

夜夜归魂季母招。苔花及榻。命烛论心恒见跋。

何处沾巾。斗酒青山北郭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