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风拂过竹林的场景。"风引一丛竹",通过"引"字,诗人赋予了风以生命力,仿佛在引导着竹子轻轻摇曳,形象生动。"四五茎"则细致地刻画了竹子的数量和动态,富有画面感。
"横斜今洗尽",这里的"洗尽"不仅指风吹走了竹叶上的尘埃,也暗含着竹子在风中展现出的清新与纯粹,仿佛经过风雨洗礼,更加挺拔。"道眼看圆成",诗人以"道眼"比喻自己的洞察力,表达出对竹子自然形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他认为,只有透过"道眼",才能看到竹子在风后展现出的圆满和自在的姿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借风竹之景,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陈献章作为明代文人,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淡泊宁静的禅意,这首《洗竹》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