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柳州江使君磊庵再晤于五羊适有西川督学之擢赋此送之

雪里题诗共烛花,二年春色各天涯。

梦寻愚岛先生柳,身系东陵处士瓜。

泽国岂期逢五马,文星从此又三巴。

独怜别后风流远,丝竹无因问绛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与柳州江使君磊庵再晤于五羊适有西川督学之擢赋此送之》。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重逢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联“雪里题诗共烛花,二年春色各天涯。”以雪夜题诗、共赏烛花起笔,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情的氛围,暗示了两人分别已有两年之久,各自身处天涯,相隔遥远。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感。

颔联“梦寻愚岛先生柳,身系东陵处士瓜。”运用典故,借“愚岛先生柳”和“东陵处士瓜”来比喻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同时,“梦寻”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颈联“泽国岂期逢五马,文星从此又三巴。”“五马”和“文星”都是古代用来形容官员或文人雅士的词汇,这里既是对友人身份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友人即将赴任西川督学职务的祝福。同时,“泽国”与“三巴”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即将离开的现实,以及诗人对此的感慨。

尾联“独怜别后风流远,丝竹无因问绛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句“丝竹无因问绛纱”,可能是指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共同欣赏音乐、交流思想,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情、离别和未来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送陈省齐学宪复命还都便道归武昌省觐

三吹鹤曲进离杯,岐路西风鹢首催。

游子欲为春草报,乡人争看使星回。

文章后劲诸郎得,桃李新花百粤开。

且向鹤楼娱鹤发,九天不久鹤书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分得知字

峡中飞雪浪能为,雪积高林又一时。

行客欲沽江上酒,青山如笑鬓边丝。

天心复后阳犹战,地气南来世未知。

赖有兔园同授简,郢歌能和莫教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沥湖冬泛

蔬圃人家渐作林,沥湖名胜只于今。

堤连双峡为开阖,气与长江共浅深。

故国豪华年少梦,片帆风雪老来心。

杖头尚识星岩路,十里荷香未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玉屏风看梅

玉屏风峭客来稀,玉树珑珑透夕晖。

无土亦应湿石乳,有花唯是点仙衣。

鸟迷雪色栖难定,云恋寒香驻不飞。

莫倚罗浮曾入梦,和羹人自梦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