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黑水谷三十里以耳目闻见有赋

自过三泉境,纡回谷道中。

居民虽渐复,生理顿成空。

败屋翳蒿径,颓墙荒棘丛。

稻田多宿莽,麦陇间铺茸。

耕织岂当废,伤残甘忍穷。

遑怜已死骨,使得掩幽宫。

梨粉偏饶白,桃腮也自红。

羁游愁满眼,感愤气填胸。

家计艰营葺,人谋有异同。

熟为根本虑,无使浪施功。

形式: 排律

翻译

我独自走过三泉之地,曲折在山谷小道中。
尽管居民逐渐恢复,生活却突然变得空荡荡。
破败的房屋遮蔽着杂草小路,颓圮的墙壁四周长满了荆棘。
稻田里杂草丛生,麦田间隙则长出野草。
耕种怎能废弃,即使困苦也甘愿忍受。
哪能不怜悯那些逝去者的遗骨,只希望他们能安息在幽深的陵墓中。
梨花洁白如雪,桃花也娇艳欲滴。
漂泊在外,满目愁绪,心中充满感慨和愤怒。
家庭生计艰难,人们对于重建意见各异。
应深思熟虑根基,切勿盲目浪费力气。

注释

三泉:地名,可能指泉水众多的地方。
纡回:曲折、蜿蜒。
生理:身体机能,这里指生活状态。
败屋:破旧的房子。
蒿径:长满杂草的小路。
麦陇:麦田的行列。
铺茸:形容杂草茂盛。
甘忍穷:甘心忍受困苦。
幽宫:指墓穴或陵墓。
梨粉:梨花的白色花瓣。
桃腮:桃花的红色脸颊。
羁游:漂泊在外,旅行。
熟:深入、仔细。
浪施功:随意浪费力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公许行经黑水谷三十里所见的景象和感受。他穿过曲折的山谷道路,看到居民生活虽然逐渐恢复,但经济凋敝,房屋破败,蒿草丛生,颓墙与荒芜的荆棘交织。田地里杂草丛生,稻田麦陇显得荒凉,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诗人感慨农民们尽管生活困苦,仍坚持耕织,忍受贫穷。他对亡者表示哀怜,希望他们得以安息。沿途景色虽有自然之美,如梨花洁白、桃花娇艳,但诗人内心充满忧愁和愤慨。他深思家计艰难,人们对于重建家园的计划意见不一,他主张应从长远考虑,避免盲目行动。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瞻堂

子长爱奇隘八荒,岷雪千仞琼佩锵。

太守德厚民不忘,倚公笔椽辉耿光。

西瞻大书揭高堂,倚栏起我意激昂。

镂冰刻楮非文章,男子可不志四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观浩斋杨先生偕后溪刘先生白鹤魏校书潼川南楼唱酬三复叹仰驰介询问以古篆体书西铭为寿,并和元韵

一日不见如三秋,人如湘浦春风楼。

危途崔嵬坂九折,万事变灭水一沤。

我公方寸湛古井,砥柱四海之颓流。

艺兰九畹媚幽处,公暇独立谁为俦。

畏虎一悟真知说,亡羊不向诸子搜。

默参邹轲论直养,长与潜圣同四忧。

绣衣方看霄汉立,青云忽赋汎滥浮。

平生得趣稽古乐,如水赴海无时休。

考槃栖我书万卷,有意晚岁专一丘。

时无子西赋招隐,贪伴渔翁归钓涪。

涧瀍脉络元不断,洙泗气象端可侔。

身縻简书去无繇,夜梦策蹇霜满裘。

悠悠底是归宿处,愿闻一语归而求。

勇撤皋比谁复见,订顽之训万古留。

篆书为公揭素壁,千里持寄宽离愁。

玄关道秘杳莫授,玉钥为我一启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访云端庵居

梦想云端路屈盘,幽寻今果到云端。

三间矮屋烟霏拥,一片閒情宇宙宽。

土锉间搜灵药煮,天坛不遣篆香残。

谁能好事时供给,结足空山也不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过中岩渡月出峨眉山上

返照中岩渡,峨眉分外清。

一弯新吐月,共我两忘形。

露下沙逾白,宵寒酒易醒。

荻花风索索,拥被不堪听。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