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林晋伯别墅

夫子且遁世,结庐居青门。

鸣泉泻悬崖,山光当层轩。

澹澹云影疏,谡谡松声繁。

林密失寒燠,山深忘朝昏。

薄田足禾黍,幽涧多芳荪。

柴门瞰清溪,一径通花源。

时时命小舟,去去过前村。

惬此丘中赏,忘彼朝市喧。

伊余秉微尚,委怀在丘园。

安得相比邻,长啸醉山樊。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青门结庐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首句“夫子且遁世,结庐居青门”,开篇即点出隐士遁世之意,居住在青门,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接着,“鸣泉泻悬崖,山光当层轩”两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泉水从悬崖上奔流而下的景象,以及山光映照在屋檐上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澹澹云影疏,谡谡松声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云影稀疏,松涛阵阵,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净的世界之中。接下来,“林密失寒燠,山深忘朝昏”两句,通过林木的茂密和山的深远,暗示时间的流逝被遗忘,强调了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

“薄田足禾黍,幽涧多芳荪”则展示了隐士生活的自给自足,虽是简朴,却充满满足感。最后,“柴门瞰清溪,一径通花源”两句,描绘了隐士门前的清溪和通往花源的小径,进一步强化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时时命小舟,去去过前村”表现了隐士偶尔的外出活动,与外界保持着微妙的联系。“惬此丘中赏,忘彼朝市喧”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追求的宁静、自然与自我实现的精神世界。诗人徐熥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共鸣。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鼓山大顶

晓望屴崱峰,振衣涉蓁莽。

树色远葱茏,练瀑空中响。

峭壁插苍穹,丹崖悬百丈。

鬼斧凿鸿濛,玄岩閟罔两。

我来叩崆峒,素心怀孤往。

萝蔓刺衣裾,烟霞随屦杖。

倚石漱清流,顿令神骨爽。

薄暮日渐暝,月印苍苔上。

忽闻天籁鸣,泠泠惬心赏。

愿言脱尘缨,不复絓世网。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赠陈价夫荐夫

明珠无连胎,奇卉寡并蒂。

物类有如此,无乃造化忌。

夫何六溪中,产君兄与弟。

意气倾时流,词华振当世。

顾盼生雄姿,中原敢凌厉。

探讨无勌勤,玄心已超诣。

二陆久不兴,芳名尔当继。

形式: 古风

剑浦送顾世卿

行行出剑津,送君还东吴。

未能展嬿婉,别离在须臾。

含涕牵君衣,相视意踟蹰。

我无双飞翼,何由与君俱。

君行登青云,我尚蟠泥途。

相隔天一方,道路阻且迂。

会面虽有期,秖恐容华殊。

悲风振原野,怪鸟争哀呼。

送君从此去,回首日云晡。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晚渡淮水

孤帆涉淮水,天气苦寒冱。

积雪明长崖,斜阳横古渡。

渔灯隔浦来,人烟数家聚。

前途多风尘,故山隔云树。

栖栖问去津,悠悠叹行路。

远涉犹未穷,徘徊日将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