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碧非少林祖,暴赤疑归宗僧。
何须近青藜杖,不愿如紫石棱。
此诗为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左目痛六言九首(其一)》。这是一首小令体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深碧非少林祖”,此句中“深碧”形容颜色极为浓郁,可能指的是青山或是远处的天空。“非少林祖”则暗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这里的“祖”字,可理解为源头或根本,即诗人心中的那片深碧色彩,是他精神上的依托和归宿。
“暴赤疑归宗僧”,“暴赤”形容颜色的鲜明与强烈,可能是指夕阳下的景象。“疑归宗僧”则是对某种归属感的表达,“宗僧”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向往或信仰。
接下来的两句:“何须近青藜杖,不愿如紫石棱。”“何须近青藜杖”,“青藜杖”可能是指某种植物,诗人表达了不需要靠近这种东西的态度。这里“青藜杖”可能象征着世俗的纷争或是权力的象征。
“不愿如紫石棱”,“紫石棱”形容颜色鲜明,可能指的是某种宝石。在这句中,诗人表达了不愿成为像紫石棱那样的存在,即坚硬而又孤独的状态。这里紫石棱象征着孤立或是冷漠。
整首诗通过对比深碧与暴赤、青藜杖与紫石棱,表现出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心世界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拒绝。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深沉,是刘克庄个人的情感抒发,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和超脱世俗的共同追求。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暮年因耽黄卷,双瞳不省盲如。
来生愿为苍颉,四目造鸟迹书。
乍可频看短剑,渠肯高张长檠。
已与鸥盟浩荡,都忘鹄立通明。
朱颜无药能驻,白发缘愁许长。
昏昏枉读万卷,蹙蹙起瞻四方。
静中面壁打坐,倦后抛书投床。
认自家一尺棰,管渠侬万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