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杂咏(其二)

四明山下一纶巾,把笔曾为竹写神。

莫笑老夫轻自许,湖州太守是前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以四明山为背景,手持画笔,专注地为竹子描绘其神韵的情景。诗人不因年岁渐长而自谦,反而自信地表示自己与湖州太守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暗示着自己在艺术造诣上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全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独特情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肯定与文化传承的意识。诗中“四明山下一纶巾”描绘了诗人的创作环境,“把笔曾为竹写神”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创作主题和技艺,最后两句则通过自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艺术成就的自豪感和对传统艺术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艺术创作场景的再现,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艺术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

金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竹杂咏(其三)

漠漠春风澹澹烟,潇湘江上最堪怜。

十年不寄平安字,一夜秋声到枕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竹杂咏(其四)

卧起书窗酒未消,呼儿磨墨我挥毫。

须臾一片湘江雨,乱逐秋风洒鬓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题竹杂咏(其五)

北地天寒少竹栽,客居终日苦黄埃。

昨宵适有还家梦,直向江南貌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竹杂咏(其六)

昨日投閒列竹林,已看林下笋抽簪。

题诗为报三春雨,莫遣长梢易作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