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和省中诸公秋日海棠韵

花有花时,何事兹花,待开便开。

看嫣然一笑,秋容也媚,问之不语,春意潜回。

静想乾坤,中间万有,元气循环共一胎。

花如此,尽风流奇特,叹了还猜。三生月地云阶。

料曾被、西风点镜台。

怅赏余人散,黄蜂日晚,梦回日落,白雁霜催。

两度频繁,一番迟暮,争似从他本分来。

青霄客,有留连新句,为写芳埃。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花朵在该开花的时候自然开放,为何这朵花却迟迟不开?
它嫣然一笑,秋日的容颜也显得娇媚,问它却不回答,仿佛藏着春天的气息。
静静地思考天地间万物,万物生长都源于同一个根源,元气循环如同生命的一体。
花儿如此独特,尽显风流,让人感叹又猜测它的来历。
或许它曾被西风吹过,落在镜子般的平台上。
遗憾的是,欣赏者已散去,只剩下黄昏中的黄蜂和催促冬霜的白雁。
经历了两次盛衰,如今已是迟暮,哪比得上它顺其自然的生长。
高洁的天际之客,留下新的诗句,描绘这芬芳尘埃中的故事。

注释

兹花:此花。
秋容:秋天的容貌。
元气:宇宙的生命力。
风流:风采出众。
西风:秋风。
镜台:镜子般的平台。
黄蜂:昆虫,此处指黄昏。
白雁:大雁,象征季节变换。
本分:自然规律,应有的状态。
青霄客:高洁的天际之人。
芳埃:芳香的尘埃,代指花的世界。

鉴赏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沁园春·和省中诸公秋日海棠韵》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以海棠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词的上片描绘了海棠花的盛开,它在秋天展现出嫣然一笑的美丽,虽静默无言,却透露出春天般的生机。诗人感叹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认为万物生长皆源于天地元气的循环。

下片通过想象海棠花的过去,暗示其曾被秋风轻拂,如同镜台上的一抹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黄昏时分,赏花的人已散去,只剩下黄蜂忙碌和白雁催霜的景象,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寂寥。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认为不如顺应自然,珍惜当下。

最后,诗人以“青霄客”自比,寓言自己是游历于青天的过客,对海棠花的风华留下了深情的诗句,以此寄托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赞美。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示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48)

刘敏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 字:端甫
  • 籍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 生卒年:1243~1318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次韵答人见寄

率意讴吟信手书。山间行坐水边居。

不是幽闲偏自好。知道。济时才具本来无。

植柳移花兼种竹。多故。此心更看几时除。

说着庙堂谁办得。曾忆。只宜公等不宜予。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念奴娇.圣节进酒词

龙飞九五,记虹流电绕,天开华旦。

万宝成时秋正好,四海皇皇枕奠。

教雨仁风,声名文物,允协斯民愿。

途歌里咏,太平今日真见。

遥想禹子汤孙,尧臣汉相,拂晓班如剪。

万国衣冠同拜舞,春满九重宫殿。

湛露恩隆,南山庆远,处处须新宴。

瞻天望圣,玉卮万寿遥献。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临江仙.芙蓉

见说瑶池池上路,雪香花气葱茏。

一双依约玉芙蓉。烟波孤梦断,风月两心同。

千古情缘何日了,此生何处相逢。

不堪回首怨西风。残芳秋淡淡,落日水溶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

忆昔叹华颠。一别曾惊十五年。

醉里知君明便去,留连。酒尽更阑不肯眠。

今更老于前。二十年间又别筵。

安得柳丝千百丈,缠联。不放东吴万里船。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