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辞《安康郡夫人挽辞(其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生前贡献的认可。
“俄抛中馈世缘空”,开篇以“俄”字点明逝者离世之速,仿佛瞬间便与尘世的日常分离,留下一片虚空。“中馈”一词,古代指家中主妇料理家务之事,此处暗含逝者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与贡献。整句表达了对逝者突然离世的感慨,以及对其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怀念。
“君子休悲老未同”,此句转而安慰在世之人,劝说他们不必过于悲伤,因为逝者已不再受年龄的束缚,得以解脱。这里运用了“君子”这一称谓,既是对逝者的尊敬,也暗示了逝者在道德或社会地位上的高尚。同时,“老未同”三字则巧妙地将逝者与在世之人的不同状态进行了对比,强调了生死的界限。
“不负大宁身后计”,这句是对逝者生前作为的肯定。通过“大宁”一词,可能指的是逝者在某方面的成就或贡献,或是对逝者人格品质的高度赞扬。整句表达的是,逝者在生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和责任,体现了其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感。
“道山人出凯风中”,最后一句以生动的意象结束全诗。其中,“道山”可能象征着道德的高峰或人生的最高境界,“人出”则暗示逝者已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精神的自由与升华。“凯风”常用来比喻温暖、和煦的春风,这里用以形容逝者生命的结束如同春风般温柔、美好,充满了对逝者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挽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深意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对其生前的贡献和品德给予了高度评价,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尊重与对逝者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