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涧秋声图为婿刘希仁题

嵩高山下秋风起,万壑萧飕碧云里。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泻昆崙几千里。

竹炉茗熟惊涛生,春蚕食叶缲车声。

风回忽若九韶舞,箫鼓琴瑟相和鸣。

茫茫古意翻新调,里耳皇荂嗑然笑。

天地从来有正声,伶伦老去谁堪道。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嵩高山下的秋日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开篇“嵩高山下秋风起,万壑萧飕碧云里”,以秋风起、万壑萧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接着,“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泻昆仑几千里”一句,通过黄河的壮阔,进一步渲染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竹炉茗熟惊涛生,春蚕食叶缲车声”则转向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竹炉上茗茶的香气与春蚕吃叶时缲车的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声音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风回忽若九韶舞,箫鼓琴瑟相和鸣”一句,将自然界的风声比作九韶舞曲,同时又融入了箫鼓琴瑟的音乐元素,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文化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茫茫古意翻新调,里耳皇荂嗑然笑。天地从来有正声,伶伦老去谁堪道”表达了对传统与创新、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认为,尽管时代在变,但天地间自有其永恒的和谐之声,这种声音超越了时间和个人,是值得所有人共同追寻和传承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和谐与创新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为刘廷器题松竹二图(其一)

荒烟满地凝稠绿,一片秋声振浮玉。

苍梧云重泣湘灵,翠袖天寒倚空谷。

西林三径闭松关,江潭游子何时还。

凤凰来仪九功叙,伶伦老去邹生閒。

形式: 古风

为刘廷器题松竹二图(其二)

严霜作衅百草黄,春红秋绿纷成荒。

穷阴不变太古色,老节直与层霄昂。

徂来天高岱宗远,万牛不见空山晚。

造化生材自有宜,行人落日生悽惋。

形式: 古风

题林良枯木喜鹊图

金门画史番禺仙,意与物化搜冥玄。

风流妙得写生趣,落笔便可追黄筌。

陟里素薄玄霜隰,海枯纲烂珊瑚黑。

风烟满树忽飞来,野色苍茫向人立。

运斤游刃纷驰驱,横斜顺逆皆乘除。

平生阿堵最难处,毛羽不理精神馀。

浮丘道士怜奇货,素壁高悬三日卧。

解令化石恐还生,莫学张家便椎破。

形式: 古风

游春图

请君停鞭驻君骑,一曲春歌劝君醉。

去年今日看花时,人面桃花在何处。

柳桥花坞春光深,村娃唤酒娱春心。

明朝再向村中过,满地落花芳树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