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同姓

诗梦已难通,春草独寻人去后;英魂竟安在?

竹林空见日斜时。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追思。首句“诗梦已难通”,暗示诗人与逝者之间的沟通已变得难以实现,可能是指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交流变得不再顺畅,或是指逝者已远离尘世,使得生者难以通过诗歌与其心灵相通。接着,“春草独寻人去后”一句,运用了典型的象征手法,春草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而“独寻”则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寻找逝者留下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孤独而执着的思念之情。

“英魂竟安在?”这一问句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灵魂所在之处的疑问与探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对逝者命运的关切。最后一句“竹林空见日斜时”,以竹林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通过“空见”二字,强调了在竹林中只能见到夕阳西下的一幕,却不见逝者的身影,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死亡的哲学性反思。

收录诗词(152)

廖厚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女人

德备福能全,当年阃范曾瞻,一旦辞尘怀寿母;

子贤孙复肖,此日书香有继,九原含笑慰良人。

形式: 对联

挽采芹老

萝茑竟无依,对一角青山,悟到生平,儿孙泪滴秋霜冷;

乡邻今失望,恸五朝元老,功多排解,椿树凋残月影斜。

形式: 对联

挽报伯令母

婺暗天南,人去九重怜只鹤;

萱残苑北,泪流四代泣秋风。

形式: 对联

挽岳母

问视迫中途,心急足违惭半子;

溯洄宗太水,徽流人往忆余波。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