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君山行》由元代诗人张可久所作,描绘了蜀江与湘流交汇的壮丽景象,以及君山的神秘与美丽。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
首句“蜀江湘流合千里”,开篇即以磅礴之势描绘出蜀江与湘流交汇的辽阔场景,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接着,“中有苍崖压秋水”一句,通过“苍崖”与“秋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秋天的凉爽与宁静。
“仙人金冠坐铁船,反披紫裘初醉起”两句,将神话色彩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仙人形象的出现,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奇幻与超脱的韵味。仙人乘坐铁船,身披紫裘,醉后初醒,这一系列动作描绘得生动有趣,既体现了仙人的逍遥自在,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知。
“小龙二女相从游,眉山低压青黛羞”两句,通过“小龙”与“二女”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小龙与二女在水中嬉戏,与远处的眉山形成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寄书不通双泪流,三十六宫明月秋”两句,转而描绘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诗人想象着无法传递书信的哀愁,以及在明月照耀下的三十六宫,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又添上了人文情怀的深度。
“花边闲袖玉堂手,老来顿觉嫦娥丑”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反思。在花前闲坐,手握玉器,老年的诗人却觉得嫦娥(传统中的美女)变得丑陋,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也是对传统审美标准的一种质疑与超越。
最后,“岳阳楼下唤开门,神仙几年曾醉否。扶云老鹤去不还,青青一点天涯山。”四句,以岳阳楼为背景,将思绪引向更远的地方。呼唤开门,询问神仙是否曾在此醉酒,老鹤扶云而去,留下一片青翠的天涯山,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