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危楼得地著身安,冬日烘檐夏气寒。
木末清风平与接,山中本色晚宜看。
课儿勤读书充架,留客高谈袖满阑。
门外流渠源水活,不妨时濯自吾冠。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险峻楼阁中的书房,诗人陈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这座得地而建的居所。"危楼得地著身安",形象地写出楼阁虽高却稳固,给人安心的感觉。冬日里,阳光斜照在屋檐上,带来一丝暖意,夏日则显得凉爽宜人,体现了建筑的巧妙设计。
"木末清风平与接",写出了书房周围环境的清幽,微风吹过,仿佛能直接抵达书斋,增添了宁静的氛围。"山中本色晚宜看",傍晚时分,山景与自然融为一体,更显书楼的静谧和高雅。
诗人还提到教育孩子勤奋读书,"课儿勤读书充架",显示出他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和对知识的重视。同时,"留客高谈袖满阑",表明书房是友人聚会的好去处,高谈阔论间,智慧与热情洋溢。
最后,门外流水潺潺,源头活水不断,诗人借此寓意生活源泉的持久,"门外流渠源水活,不妨时濯自吾冠",表达出他愿意时常洗涤心灵,保持清高品格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书楼的环境和日常活动,展现了主人的儒雅风范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早挟台山紫翠光,来栖高处足徜徉。
浮云相伴身为客,落月应同梦到乡。
雁笛入联饶独唱,凤箫在袖待双翔。
拍怀湖海何妨共,倘许扶携上大床。
天将洁白洗纷华,谁识人閒有叹嗟。
驴子已无诗客路,羔儿偏属武流家。
惊心玉树伤遗曲,回首琼林忆赐花。
毕竟纷纷总成幻,抱琴无语剡溪涯。
寒勒银河不放流,幻飞六出眩人眸。
谁知青女老成手,自媚玄冥冬尽头。
积峻便如群玉府,遇□还作□毛毬。
西湖西畔孤山上,欲访梅花有路不。
老农欢笑声,三十里春程。
笳鼓断还续,杯盘坐又行。
谁云偿县债,正好看民情。
归去不妨晚,出山溪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