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綦内翰(其二)》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官职、生活细节及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句“鳌禁凝严地”,以“鳌禁”象征朝廷的庄严与神圣,暗示逝者在官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凝严”二字则强调了这种庄严感的厚重与不可侵犯性。接下来,“雍容侍北扉”描绘了逝者在朝廷中从容不迫、恭敬守职的形象,北扉可能指代特定的官署或位置,进一步凸显其身份的尊贵。
“花砖朝直晚,莲烛夜分归”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逝者在朝堂上的勤勉与忠诚。花砖和莲烛是古代宫廷中常见的装饰与照明工具,此处用来形容朝会的庄严与夜晚归家的宁静,既体现了工作的严谨,也暗示了生活的规律与和谐。
“玉节恩虽异,金瓯事已非”两句,表达了对逝者不同寻常的恩宠与贡献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人事更迭、世事无常的主题。玉节与金瓯分别代表了权力与财富,通过对比,突出了逝者在权力与物质层面的非凡成就。
最后,“飘零旧僚友,华发老渔矶”两句,将目光转向逝者的朋友与后半生,表达了对逝者晚年孤独、与世隔绝状态的同情与感慨。飘零形容朋友间的离散,华发象征岁月的流逝,老渔矶则暗示了逝者晚年可能选择的隐逸生活,或是对过往官场生涯的一种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不仅缅怀了逝者的功绩与人生,也反映了对生命无常、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而不伤、含蓄深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