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侍御父母挽诗

青山日暮生紫烟,岂有宝玉藏山颠。

层峦如壁护风雨,林鸟喔喔号旻天。

山中行人知故事,江南往日多遗贤。

鼓琴不独伯鸾隐,亦有种德如耕田。

人消岁改墓木拱,儿身复在君王边。

天书昨夜赠泉壤,寒光直与青山连。

鸢肩豸角世所贵,宁知季路心悽然。

欲知季路心悽然,檗苦梅酸年又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人以青山日暮、紫烟缭绕起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隐藏于自然之中的深邃寓意。接着,通过“岂有宝玉藏山颠”一句,巧妙地引出了对内在价值与外在表象之间关系的思考。

“层峦如壁护风雨,林鸟喔喔号旻天”,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壮丽与生机,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界中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和对抗。鸟鸣声声,既是自然界的和谐之音,也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歌。

“山中行人知故事,江南往日多遗贤”,诗人在这里借古喻今,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贤者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社会风气的反思。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引发读者对于道德品质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人消岁改墓木拱,儿身复在君王边”,这两句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控,同时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亲情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沧桑的感慨。

“天书昨夜赠泉壤,寒光直与青山连”,这里以“天书”象征着某种超然的力量或命运的安排,与“寒光”、“青山”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逝者永恒存在的寄托,也是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

最后,“鸢肩豸角世所贵,宁知季路心悽然。欲知季路心悽然,檗苦梅酸年又年。”这一段通过对比世俗的追求与内心的真正价值,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季路(孔子的学生)的心悽然,意味着真正的智慧与品德往往被忽视,而世俗的荣华富贵却备受推崇。诗人借此提醒人们,不应仅以表面的物质成就来衡量人生的价值,而应追求内在的精神富足。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社会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残莺歌

贱子歌残莺,莺歌声递续。

负此垂杨阴,明朝日月促。

宛转复迟回,莫是离人曲。

似恨上林枝,春啼犹未足。

玉堤几度听凄清,半是湘灵鼓瑟声。

朝桃花上音难写,暮雨台中梦不成。

幽谷东头乔木近,殷勤更奏商弦引。

征马踟蹰泪暗垂,芳心郁结愁难尽。

残莺复残莺,羁怀今夜生。

茫茫海角难求友,漠漠天涯谁有情。

须知不是乌衣比,空烦王谢堂中耳。

今人惟有名利亲,不爱清秋爱暮春。

老舌如簧君莫惜,堤防利口能黄白。

形式: 古风

题程正郎蟾宫折桂琼林锡宴诗卷

蟾宫前后交桂阴,桂气袭人寒不禁。

吴刚倚斧夜不寐,兔毫冷浸冰壶深。

青袍绿鬓谁氏子,独上云霄亲折取。

归时不遣素蛾知,两腋西风日千里。

东风吹尘红映道,恩光著袍绿如草。

男儿得意非寻常,出门仰天气浩浩。

雕琼作树瑶作华,乘春早宴仙人家。

蓦听虞韶杂鸣凤,停杯一啸凌紫霞。

形式: 古风

闻罗景鸣入京

鲸牙漱海珠贝翻,鳌足暴柱神鬼奔。

罗生尾月掣兔颖,横笔如彗当天门。

列星吐燄烧紫垣,银潢小水漂昆崙。

奇词一放众怪缩,长剑倚日龙当轩。

江山何尔郁始发,产此异物之轮囷。

五经百子世所有,咀嚼玩味平且温。

片词尺论一经口,喷作万段霞纷纶。

羊肠诘屈未足险,惊雷破地山欲蹲。

宗师吐舌方朔走,侈丽慎勿矜文园。

况有元气贯脉络,高深得奥愚骇繁。

圣朝文化洽寰海,闾阎草泽俱饰辕。

固应有此大匠手,彫书五辂修轮轓。

绡纁纮紞方有待,岂止山藻兼篪埙。

材奇益知世运美,士大始见民风敦。

有时调笑狎诸贵,意气岂睹崇与尊。

我惭同袍更馆阁,寒鸿乃逐孤凤骞。

徒能问字向扬子,敢望学剑逢公孙。

天南矫首识虹采,词海觊君能一援。

形式: 古风

远别离

秦云陇树高复低,君去台轮西更西。

亦知此别经岁月,临岐素手牵衣啼。

山长水深觅无处,妾心如荼苦复苦。

玉容憔悴金缕裂,犹忆徘徊出门语。

春冰易消云易断,妾意如何不零乱。

人生难得驻朱颜,空帷夜长泪潸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