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晴岚

过堂钟罢日三竿,如雾如烟锁佛坛。

满地落红春寂寂,上林空翠画漫漫。

衲衣频焙薰笼暖,贝叶浓翻讲座寒。

安得狂风为吹散,重扶短杖叩禅关。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古寺景象。首联“过堂钟罢日三竿,如雾如烟锁佛坛”以“过堂钟”和“日三竿”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用“如雾如烟锁佛坛”形象地描绘了古寺在晨光中的朦胧美,仿佛整个佛坛都被一层轻纱般的雾气所笼罩。

颔联“满地落红春寂寂,上林空翠画漫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美丽。满地的落花与春天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之美;而“上林空翠画漫漫”则通过“空翠”二字,描绘出山林间弥漫的青绿色调,仿佛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缓缓展开。

颈联“衲衣频焙薰笼暖,贝叶浓翻讲座寒”则转向对僧侣生活的描写。通过“衲衣”、“薰笼”、“贝叶”等元素,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里既有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重视。

尾联“安得狂风为吹散,重扶短杖叩禅关”表达了诗人希望打破当前宁静,寻求更深一层的精神探索的愿望。这里的“狂风”象征着打破现状的力量,“禅关”则是指深入禅修的心灵境界。整首诗通过对古寺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僧侣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宁静生活以及精神探索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9)

邓伯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悼黎节妇

万事消溶花上露,一生清白竹间霜。

门闾勿谓无旌表,嬴得浔流姓氏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甘露

连宵见天乳,休徵谅可凭。

适兹瑞露降,粲粲如脂凝。

松柏总沾被,淑气发冈陵。

甘味胜醍醐,色白犹瑶琼。

采之进九重,德化中外称。

载考瑞应图,斯祥诚足徵。

匪惟人寿康,且见岁年登。

小臣睹盛事,歌颂喜不胜。

宜归太史书,瑞牒光愈增。

形式: 古风

嘉禾

圣皇御寰宇,恩膏被万汇。

矧兹丰年登,祯祥总来萃。

嘉禾应时生,一茎分五穗。

离披翠叶敷,璀璨珠颗聚。

周岐堪共称,汉亩实同类。

乃知淑气钟,为国表祥瑞。

守臣远来进,籎籎陈丹陛。

愿付太史书,休声垂万世。

形式: 古风

梅花道人歌

梅花道人操行坚,萧萧白发今盈巅。

开圃种梅常万树,对酒看花今几年。

冬来花开雪满川,景致好似孤山前。

疏影横斜月有色,暗香浮动春无边。

花间读书事幽致,牙签玉轴联青编。

岂知一室大如斗,能蕴春意涵全天。

我昔闻梅花,元是姑射仙。

人间尘垢岂能染,冰肌玉质恒莹然。

夭桃谩粗俗,艳杏徒嫣妍。

孤标挺然出寒谷,百卉不敢司春权。

吁嗟道人清且贤,生前结得梅花缘。

寸心既会物外趣,高兴已在诸人先。

豪吟绝类灞桥客,清梦夜落西湖船。

有时静坐梅花下,胸中皎皎冰壶悬。

我生酷爱梅,见花喜欲颠。

浩然可同调,林逋堪并肩。

何当坐我梅屋下,弹琴酌酒同周旋。

醉呼山童供纸笔,挥毫为赋梅花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