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溪云碓杂村舂,万顷腴田绿海中。
绝顶日晴堪野眺,稻粱馀粒落征鸿。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诗人黄器先在高峰之巅远眺的壮丽景象。首句“雨溪云碓杂村舂”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山间雨后的清新与宁静,溪流潺潺,云雾缭绕,农舍中传来舂米的声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次句“万顷腴田绿海中”则将视线拉远,展现出一片辽阔的绿色田野,仿佛是大海中的绿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绝顶日晴堪野眺”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山顶之上,在晴朗的日子里,可以尽情地眺望远方,感受大自然的广阔与壮美。最后一句“稻粱馀粒落征鸿”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现象,稻谷和粮食的余粒随着飞鸿落下,既形象地描绘了季节更替、物候变换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丰收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飞鸿的迁徙,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命循环、宇宙万物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不详
象山巍巍高万仞,元气独钟天地正。
下盘厚土上摩空,翠壁丹崖相掩映。
长松古柏森且稠,琪花瑶草无春秋。
层峦列嶂走云气,壮观东南百二州。
行人翘首劳双目,纵有丹梯敢轻蹴。
除是神仙有羽翰,飞上山巅看海旭。
谷中流泉清不污,其中乃是蛟龙都。
龙兮一出作霖雨,遂令四海无焦枯。
衡岳相望仅为伍,始信东山能小鲁。
矻然一柱擎苍天,天下仰瞻今又古。
白鹿真传万象收,仁山屹屹壮观游。
昌期今启人文地,间气时钟海上洲。
四壁灵图常作锦,千岩珠树匝成丘。
公馀正可观青史,犹报丹书下凤楼。
淡日天初曙,晴烟逐马来。
鸟啼山谷应,云去洞门开。
谈笑收金甲,烟霞入酒杯。
夕阳人影乱,春色一时回。
碧山溪径静,见月自徘徊。
洞里寒梅落,楼头短笛催。
红尘江北去,孤雁幕南来。
芳草庭前绿,惟馀沧海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