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十九首(其一)

行行万里馀,依依梦故乡。

见君累长夜,携手立彷徨。

寤言心尚尔,忽在天一方。

越鸟东南飞,胡马鸣相望。

眄睐人自好,弃捐人自老。

徘徊亦何益,努力苦不早。

思君度餐饭,岁月漫浩浩。

慷慨即别离,故乡勿复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古诗后十九首(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描绘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行行万里馀”,开篇便勾勒出游子远行的艰辛与孤独,行走了数万里之遥,仍未能摆脱对故乡的思念。接着,“依依梦故乡”一句,以梦境中的故乡来反衬现实的远离,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处对家的深切渴望。

“见君累长夜,携手立彷徨”描绘了游子在夜晚难以入眠,与友人相对而立,心中充满迷茫与彷徨的情景。接下来,“寤言心尚尔,忽在天一方”则表达了即使在梦中与故乡重逢,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在异乡的无奈与失落。

“越鸟东南飞,胡马鸣相望”运用了典故,以越鸟南飞、胡马北嘶的形象,象征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由的向往。随后,“眄睐人自好,弃捐人自老”通过对比,揭示了时光易逝,人情冷暖的现实,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徘徊亦何益,努力苦不早”提醒人们珍惜时间,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最后,“思君度餐饭,岁月漫浩浩”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慷慨即别离,故乡勿复道”则以决绝的语气,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告别,不再回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游子思乡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空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古诗后十九首(其二)

摇摇车马客,依依燕赵女。

沾沾倚筝立,交交夹窗语。

盘盘高结出,飙飙巾带举。

浮云忽自归,荡子漫无所。

天寒锦衾薄,空床难独处。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古诗后十九首(其三)

白石何历历,松柏何离离。

人生天地间,一日不可知。

斗酒无常置,良会无常期。

沈吟厚与薄,为乐无乃迟。

宛洛美游戏,冠带自相随。

宫阙起云中,第宅罗四垂。

王侯负贵气,佳客以盛衰。

君但视车马,揽策振其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古诗后十九首(其四)

良会属今日,弹筝倚新声。

唱苦令神伤,三变不可盈。

中曲忽自置,踯躅一再行。

欲因更促柱,难为听者情。

人生局一世,悠悠终何成。

要路多坎坷,先秋惨其荣。

来者率如此,焉知千岁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古诗后十九首(其五)

三五楼上女,徙倚当双扉。

红妆妙一世,谁不揽容辉。

弦歌入青云,新声亮所稀。

千载为一弹,含意有馀哀。

知音难再得,且复立徘徊。

终日不成曲,零涕沾裳衣。

三叹令人老,游子何时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