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高且长》是明代诗人郑学醇所作的一首五言古风。此诗描绘了东城的繁华景象,通过对比贵贱之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东城属浮云,四术连广陌”,以浮云比喻东城的广阔与遥远,四术则指道路,形象地描绘出东城的辽阔与繁华。接着,“楼阁互蔽亏,轩车何络绎”两句,通过楼阁的遮掩和车马的繁忙,进一步展现了东城的热闹与繁华。
“贵贱各有营,劳劳自不息”揭示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人们各自忙碌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在各自的生活中奔波不已。“往者无复今,今者复为昔”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轮回,无论过去如何辉煌,未来总会有新的开始。
“二曜更相送,谁非逆旅客”运用日月交替的自然现象,象征着人生的起起伏伏,每个人都是时间的旅人,终将归于尘土。“燕赵盛名倡,自矜桃李色”描绘了燕赵之地的名妓,她们以美貌和才华自傲,追求一时的风光。
“皓齿激清声,招邀日相索”表现了名妓们以歌声吸引宾客,每日都渴望着更多的关注与欣赏。“长歌一何欢,短歌一何迫”对比了长歌的欢乐与短歌的紧迫,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紧迫感。
“驰骛奢与华,俛仰成陈迹”指出人们在追求奢华与华丽的同时,这些事物最终都会成为过去的记忆。“达人务大观,奚必长戚戚”则是诗人对达人的劝告,鼓励他们以广阔的视野看待人生,不必过于忧愁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东城繁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