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春兴

雪霁涯犹湿,沙明雾半消。

天围京口树,地折海门潮。

挂席怜风便,鸣榔觉岸遥。

江妃不可见,春思满兰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面上春日初醒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机。

首联“雪霁涯犹湿,沙明雾半消”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色,江边虽已干燥,但沙滩仍留有湿润,晨雾渐散,大地逐渐明亮起来。这里通过“犹湿”和“半消”两个词,既表现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颔联“天围京口树,地折海门潮”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中。京口(今江苏镇江)的树木被天际环绕,海门的潮水在地平线上曲折蜿蜒。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地理的壮丽,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颈联“挂席怜风便,鸣榔觉岸遥”转而聚焦于行舟之人。诗人想象着乘船出行的情景,期待着顺风而行的愉悦,同时注意到船桨敲击水面的声音,感受到岸边的遥远。这一联通过个人体验,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诗人所描述的场景。

尾联“江妃不可见,春思满兰苕”则以浪漫的笔触收束全诗。江妃,古代传说中的水神,此处借指江水或江边的美丽景致。诗人表达了对江水不可见的遗憾,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春天的思念,这种思念如同兰草上的绿意,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最后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江上春兴》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江面上春日初醒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热爱。

收录诗词(16)

林如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草阁

草阁俯晴川,凭虚野意便。

时经八九月,岸舶两三船。

暮色芙蓉水,寒光橘柚烟。

行藏吾道在,休诵卜居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别业

别业云深处,新秋客到稀。

疏林发清籁,古木驻斜晖。

课仆收红稻,寻僧入翠微。

山中多胜事,麋鹿可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杨惟乔侍御北上

驿路飞新雨,荒亭落晚风。

赐环霄汉上,击楫大江中。

此地曾留犊,都人尚避骢。

春华今又半,尊酒几时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陈仁甫太史使楚

玉署承天遣,桐圭锡帝封。

浮湘即司马,作赋是元龙。

春尽寒江雨,潮回故国钟。

禹碑如可辨,还上祝融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