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琵琶洲》由宋代诗人严粲所作,描绘了琵琶洲的景象和氛围,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诗的开头“琵琶古怨犹凄清”,以琵琶的古怨声渲染出一种哀婉的气氛,引人入胜。接着“何年一抹横烟汀”一句,将时间的悠长和空间的辽阔融为一体,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烟雾缭绕的汀洲之上。
“人言随波高下如浮萍,神鳌背负能亭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又以神鳌背负重物的场景,象征着生活的沉重与不易。这两句既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也暗示了对坚韧与坚持的赞美。
“不知水仙宫殿碧皎洁,玉弦遥映云锦屏”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水仙宫殿在碧绿的水中显得格外洁净,玉弦在云锦屏上遥遥映照,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胡沙万里音尘绝,独与鹦鹉愁青冥”则通过描写沙漠的辽远和声音的断绝,以及与鹦鹉共同面对的孤独与忧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情感氛围。
“天际归舟认髣髴,江头寒月伤伶仃”中,诗人借归舟和寒月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和孤独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寄托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亲人团聚的期待。
“悄然夜久天籁起,往往恍惚游百灵”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以及心灵的自由飞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秋风袅袅兮水泠泠,俗耳筝笛兮谁能听”则通过对比秋风与水声的自然之美,以及世俗音乐的平庸,强调了对真正艺术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我眼如耳耳如鼻,妙处不言心独醒”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知方式和对事物微妙之处的敏锐洞察力,强调了内心的感受和理解。
“钧天住奏三千龄,石钟水乐遗林坰,岂有宝器终飘零”通过神话传说中的音乐和自然界的和谐,表达了对永恒与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对世间万物的短暂与变迁进行了反思。
最后,“一朝詄荡开天扃,帝命下取呵六丁。陶梭共起变化随雷霆,古馀山色空青青”描绘了天地之间的壮丽景象,以及自然界力量的展现,同时暗示了变化与新生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艺术和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