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年不作山中客,才踏船舷眼便明。
曳杖直登千尺磴,尚欣脚力慰生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三年不曾踏足山中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才决定乘船而行,眼前景色宛如一幅画卷,清晰明了。随后,诗人手持拐杖,一路攀登至千尺之高的险峻磴道,但依然感到身心愉悦,对自己平凡却坚实的体力表示满意。
整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山水情怀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对于自我身体状况的肯定。语言朴实无华,却透露出一股超然物外、乐在其中的情趣。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旧日书堂倚翠屏,只今栋宇尚高明。
门前恍若闻弦诵,㶁㶁绕墙流水声。
前日看花正薄阴,重来晴日更精神。
莫教容易飞花片,且放千林自在春。
晴日东山饱看花,归来野路已昏鸦。
坡头认得疏篱处,薝卜林中李老家。
元自阳春无间断,何人能识化工心。
梅边把酒日近午,鸟语风微花气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