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芙蓉

钿尘不住。镇香街十里,软红成雾。

绿杨天远,目送玉骢去。

嫩鬟亲剪与,酒边多少分付。

画浦停桡,又微波淼淼,催写断肠句。

依约隔花窗户。梦遍罗衾,影事都无据。

相思一点,犹挂凤城树。青衫怜倦旅。

人天飘泊如絮。

自别琼楼,应霞荒月老,慵对镜鸾舞。

形式:

鉴赏

这首《梦芙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繁华而又充满离愁的画面。开篇“钿尘不住”四字,形象地写出街道上繁华景象,如同细小的金银首饰粉末般纷飞,营造出浓厚的都市氛围。接下来,“镇香街十里,软红成雾”,进一步渲染了香气弥漫、人潮熙攘的场景,仿佛整个街道都被温柔的红色雾气笼罩。

“绿杨天远,目送玉骢去”描绘了主人公在绿柳依依的街头目送心爱之人离去,画面感强烈,情感深沉。“嫩鬟亲剪与,酒边多少分付”,通过女子亲手为他剪发和临别时的酒边叮嘱,展现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画浦停桡,又微波淼淼,催写断肠句”描绘了主人公在画舫中停下,面对江面的微波,心中涌起无尽的离愁,只能借诗句寄托哀思。“依约隔花窗户,梦遍罗衾,影事都无据”则转入梦境,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无法把握的失落感。

“相思一点,犹挂凤城树”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相思之情比作挂在京城树上的点点情愫,难以割舍。“青衫怜倦旅”表达了主人公漂泊在外的孤独和疲惫,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人天飘泊如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飘零不定的生活状态。

最后,“自别琼楼,应霞荒月老,慵对镜鸾舞”以凄美的意象收尾,暗示主人公自从离开那座如仙境般的住所后,连照镜子的心情都没有,生活的落寞和情感的消磨可见一斑。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和人生飘泊之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

绿杨天影窄。正人倚、东风玉骢嘶别。缃桃落如雪。

把春愁吹入,紫箫都裂。低鬟半怯。

向花前、带鸳亲结。

最无端舞罢妆慵,点点暗尘帘额。记得。

剪灯留话,倚扇传歌,旧家时节。仙蓬堕劫。

有谁念,凤城客。

尽瑶情易感,钿盟难恃,付与占床燕月。

尚依稀一段,兰云梦痕未灭。

形式:

一枝春

湖海平生,问几番憔悴,慵歌倦酒。

坠欢偷记,付与绿笺红豆。

颦春怨晚,料有个小眉清瘦。

到而今寸寸相思,都挂短亭烟柳。情多易成孤负。

甚江淹才尽,别怀依旧。禅心定了,更破暗愁拖逗。

人天絮影,还怕是飘零未彀。

应寻遍卅六璇宫,念奴在否。

形式:

眼儿媚.津门旅舍题壁

十年吹笛短长亭。行尽夕阳程。

等闲负了,梅边鹤梦,柳外鸥盟。

醉中依约潇湘路,渔唱起江城。

蓦然惊觉,天涯池馆,雨过霞明。

形式:

解佩令

啼花莺晓,栖香燕晚,到临歧、尽换销魂样。

若问天涯,料只在、个人心上。最难抛、被池红浪。

低篷短蜡,官河听雨,似年时、黄昏罗帐。

赢得飘零,算不负、浅斟低唱。检青衫、泪痕无恙。

形式: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