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即事

几年压尘嚣,屡欲返初服。

鹪鹩安一枝,何必恋微禄。

潇洒此村居,茅舍带修竹。

田园薄有收,积书高过屋。

所以课子孙,利用聚吾族。

光大不可期,庶几守耕读。

形式: 排律 押[屋]韵

翻译

多年来沉浸于世俗纷扰,多次想要回归最初的生活。
鹪鹩只需一根树枝就能安居,何必贪恋微薄的俸禄。
我在这里过着简朴的生活,住处周围有茂密的竹林。
田地虽小但也有收获,堆积的书籍甚至高过了屋顶。
因此教导子孙们,要懂得珍惜,团结家族力量。
期望家族能发扬光大,至少保持耕读传家的传统。

注释

压尘嚣:指世俗的纷扰和喧嚣。
初服:指回归自然或简朴生活。
鹪鹩:一种小型鸟类,象征简朴生活。
微禄:微薄的俸禄,指官职收入。
村居:乡村居住环境。
修竹:高大的竹子,象征清雅。
薄有收:少量的收获。
课子孙:教育后代。
聚吾族:团结家族。
光大:使家族荣耀显赫。
耕读:耕田读书,古代士人的理想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宁静自得的情怀。开篇“几年压尘嚣,屡欲返初服”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闹所带来的疲惫,以及想要回归简单原始生活的愿望。“初服”指的是古代士人的简单衣着,象征着一种纯粹无华的生活状态。

“鹪鹩安一枝,何必恋微禄”中的“鹪鹩”即是麻雀,一般用来比喻平民百姓。诗人通过这一比喻,提醒自己和读者,即便是普通人的简单生活,也无需过于迷恋权力或金钱的诱惑。

“潇洒此村居,茅舍带修竹”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其中“潇洒”形容环境的闲适与和谐,“茅舍”是用茅草覆盖的小屋,而“带修竹”则是指屋旁有着修长的竹子,营造出一种隐逸自在的情调。

“田园薄有收,积书高过屋”表明诗人虽然在田园生活中获得了不多的收获,但是在精神层面,他通过积累书籍而获得了丰富的心灵世界。这里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重视。

“所以课子孙,利用聚吾族”则是诗人希望能够教育后代,让他们理解并珍惜这种宁静的生活方式,以及家族间的团结与和谐。

最后,“光大不可期,庶几守耕读”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同时也强调了对农业劳作和阅读学习的重视。这里“庶几”是一个希望的词语,意味着一种平和且充满希望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知识、家族和未来美好的期待,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理想状态,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收录诗词(1)

芮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

顿首起情人。即日恭维问好音。

接得彩笺词一首,堪惊。题起词名恨转生。

展转意多情。寄与音书不志诚。

不写伊川题尹字,无心。料想伊家不要人。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失调名.答外

奴启情人勿见罪。闲将小书作尹字。

情人不解其中意。问伊间别几多时。

身边少个人儿。

形式:

伊川令/伊州令.寄外

西风昨夜穿帘幕。闺院添消索。最是梧桐零落。

迤逦秋光过却。人情音信难托。鱼雁成耽阁。

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形式: 词牌: 伊州令 押[药]韵

南柯子/南歌子

江水粼粼碧,云山叠叠奇。平生心事一钩丝。

便是壶中日月、更何疑。文叔今方贵,君房素自痴。

洛阳尘土涴人衣。争似归来双足、踏涟漪。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