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有饟予宝器一奁者曰僧某甲入寂奉以别也一念不敢受当与善知识作供耳顾视僧在傍恢然伟岸与之揖甚野划然笑曰我不管也因墨格上笔书云老藤一枝孤云万里如是我闻我闻如是放笔趺坐而逝既觉因作偈言焉知僧非异人与予宿有缘契庶几闻之

何师何许人,何用与世绝。

向来修何行,于今得寂灭。

复以何因缘,梦与老夫诀。

是身如虚空,而有何差别。

云何作我相,饟别何屑屑。

彼分香卖履,何者谓豪杰。

老师出世间,亦复何恋结。

我法一切无,何以此宝诀。

问宝何从来,岂为我辈设。

师今何方去,更吐广长舌。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这位老师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要与世间隔绝。
他过去修行了何种道路,如今已达到寂灭的境地。
又是因为何种缘分,他在梦中与我诀别。
这身体如同虚空,又有何分别呢。
如何能形成自我形象,告别时如此琐碎。
那些分香卖履的人,谁又能被称为英雄豪杰。
老师降生世间,又有什么留恋牵绊。
我的法门一切皆空,为何还要传授这宝贵秘诀。
询问这宝物从何而来,难道是专为我等设立。
老师如今要去何处,是否还会继续开示深奥之理。

注释

何许人:是什么样的人。
绝:隔绝。
修何行:修炼何种道路。
寂灭:达到涅槃寂静。
因缘:缘分。
梦与老夫诀:在梦中与我告别。
是身:这身体。
差别:区别。
作我相:形成自我形象。
屑屑:琐碎。
分香卖履:分香和卖鞋,比喻世俗之人。
豪杰:英雄。
恋结:留恋牵绊。
一切无:一切皆空。
宝诀:宝贵秘诀。
何从来:从哪里来。
岂:难道。
为我辈设:专为我等准备。
更吐:再次说出。
广长舌:广博的教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内容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追求与悟入。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反问和设想,探讨了禅宗中“无”与“空”的概念,以及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

首句“何师何许人,何用与世绝。”表达了对佛法导师及其修行地所在的寻求,并强调了与尘世的切断。接着,“向来修何行,于今得寂灭。”则是叙述过去修行之道,至今已达到心境宁静、烦恼消除的层次。

中间部分“复以何因缘,梦与老夫诀。”可能是在讲述一段关于梦中的情节,与一位长者之间的别离。紧接着,“是身如虚空,而有何差别。”用了佛教中的“虚空”比喻身体无实质,询问这种状态下还能有什么分别。

在“云何作我相,饟别何屑屑。”一段,诗人表达了对“我”这个概念的疑惑,以及对于世间分别执着的不解。以下,“彼分香卖履,何者谓豪杰。”则是在讽刺那些将佛教仪式中的物品如香、鞋等买卖的人,他们自认为是豪杰之徒。

“老师出世间,亦复何恋结。”表达了对已经悟道、超脱世俗的老师的尊敬,同时也在探讨为什么还要留恋于尘世。“我法一切无,何以此宝诀。”则是在询问自己的佛法修行既然是“一切无”,为何还需要这宝贵的真理。

最后,“师今何方去,更吐广长舌。”可能是在询问老师将往何处去,同时也在表达对老师临别之时,仍然愿意传授长舌(即禅宗中的长舌,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与深远)。

整首诗充满了禅宗的智慧和哲理,以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姿态,展现出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清明

何哉清明乃尔愁,雨声中间花事休。

一春留春不肯住,况无酒与春相酬。

墙头笋已吹成竹,夺我斋厨苍玉束。

满床书卷为不平,亦怨秋崖长负腹。

形式: 古风

畦菜

踏云课园丁,趁雨锄菜甲。

土甘春绕畦,烟重晓携锸。

毋令蔓草滋,旋拾枯筱插。

诗肠风露香,碧脆已可搯。

谁言庾郎贫,未觉三韭乏。

那知世有人,犹嫌万钱狭。

形式: 古风 押[洽]韵

祭诗

我生胡不辰,八龄失吾祖。

今垂四十年,眉目略可睹。

当时深根培,所望大门户。

岳也忝一科,遗馀曾不补。

而乃轻涛江,飞檄淮南府。

父兄肯相随,薄饭共贫苦。

宁知事大谬,俱作一抔土。

去年汶素跸,永痛松柏古。

禄釜亦已矣,尚安事圭组。

今年误一出,竟犯时辈怒。

去国不及炊,触热到环堵。

无何七月望,新露洒秋宇。

近郊有兰若,梵呗薄云雨。

彼氓一念存,提携颇旁午。

因果夫何如,亦各言恃怙。

伊予祖父兄,超然定何许。

然皆其忌月,悲岂不氓愈。

斋盂馔伊蒲,从众共伛偻。

盖以妄塞悲,有泪泚清酤。

形式: 古风

谕俗

稻压田塍穑头重,蛟蛇纠蟠扶不动。

得霜欲老晴下镰,捲野秋云堆作陇。

昨日籴米如籴珠,顿落半价多年无。

卖刀买牛政不恶,一字入官妨尔乐。

不如阿婆杀鸡赛田神,阿翁买酒邀田邻。

三杯径醉客归去,茅檐曝背温如春。

形式: 古风